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思想、见行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基层党员干部走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的最前线,要在实践中坚持不懈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认真落实“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执政理念。
以为民请命的权力观为引领,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基层是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需要我们的干部培养出“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心境与“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气魄。在做事的时候要多想多看多动手,杜绝夸夸其谈、纸上谈兵。对待诱惑之时我们要坚守住自己的底线,切记稳住自己的内心,在其位谋其政,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越位、不骄纵,在贯彻落实上级部门下达的任务时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好党和人民交到我们手中的权力,时刻谨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为党和人民交出一份高效、高质的“答卷”。
以勤政为民的政绩观为导向,提升服务群众本领。政绩观是指对于政治工作的成果和效果的认识和评价。政绩观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领导干部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效能。作为基层干部能够“日省己身”是不可或缺的,每当我们工作做完之后都需复盘一下做的对不对,做的好不好,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只有在不断的实践、思考、再实践、再思考中才能磨合出新思路、新理念,而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创新思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良性创新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让我们更好地服务人民,报效我们的党和国家。而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日常我们就需要时刻警醒自己,端正工作态度,提高工作效能,将工作放在首位,人民放在心中,提升服务群众本领,尽心造福一方百姓。
以运筹帷幄的事业观为重点,提升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坚持广开视野、多元培育,基层干部的工作就好比一栋房子的地基,将基础打牢方可长治久安。要树立正确的事业观,从心底热爱自己的职业,养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我们广大基层干部需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专业能力,拓宽自己的眼界,做到做一步、想两步、看三步,对待事情要统揽全局,要以“坐井观天的青蛙”为反面典型,学习并展现作为一名干部的全局观和大局观。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提升防范化解风险的本领,引导乡村发展稳定向善向好,地区人民生活美满幸福。(司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