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以来,我们党在不管是在革命、建设的历史时期,还是在改革、发展的新时代,之所以可以取得伟大胜利和辉煌的成就,书写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就在于我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高瞻远瞩、见微知著,准确判断和把握形势,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任务、政策策略,把“难题”变为“奇迹”,让“不可能”变成“一定能”。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科学准确的战略判断、审时度势的战略抉择、统揽全局的战略思维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的基层干部就认为,战略问题属于党和国家的顶层设计,基层似乎没必要过多考虑。但新时代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层干部更应该执“大局之观”谋“基层之策”,自觉提高战略思维决策能力,及时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引领群众前行。
执“大局之观”,才能看的清,看的远。古语有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基层干部要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对大局了然于心,对大势洞幽烛微,才能因势而谋、顺势而为,从而赢得战略主动。基层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担当新使命,建功新时代,就必须把“大局之观”当作必修课,提高科学判断能力,养成战略思维习惯。只有抓牢战略思维这把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金钥匙”,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局面中正确认识把握事物发展的方向,准确研判形势任务,理清思路,立足本职工作提前统筹谋划,实施精准各项政策,推动工作任务提质增效。
谋“基层之策”,做到守初心,担使命。从基层实践中发现,基层工作更要站位高,要观大势、顾全局、谋长远,在工作中要有前瞻性和预见性;要未雨绸缪,提前谋划,不断增强工作科学性、主动性、创造性;要跳出繁琐的具体事务,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应对风险挑战时要有科学预判,及时采取化危为机的应对之策。基层工作是肩负着“上传下达”的重要工作,是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如何将国家战略策略以正确的方式传达到百姓手中,确保执行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如何在战略指导下谋求基层之“策”,这是基层干部永恒的课题。
执“大局之观”谋“基层之策”,基层干部只有站在大国的高度上,站在全局的高度上,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放到历史的长河中,才能在面对大事小事时看清方向,站稳脚跟,担当有为,才能在风云变幻的时事中做到更好的自我,推进新时代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林岩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