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领导了解基层症结,解决实际困难的重要基础。在全党大兴调研之风的时代背景下,各地调研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调研工作要紧紧抓“实”,从调研走访、信息收集、解决问题几个方面,实打实得走,实打实地干。但是,在实际走访调研中,还掺杂着“名义调研”“形式调研”,这种虚假调研严重影响党员在群众心中形象,党员威信大打折扣。
调研走访要实。有的干部为了应付了事,调研工作不够深入,走过场、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一是怕被扣上不执行上级规定的帽子,二是怕揭露太多问题,为今后工作埋下隐患。这种不实的调研,不仅浪费时间、浪费资源,还损害国家干部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调研的本质就是领导了解最真实的基层工作和群众问题,“形式调研”只会将问题越攒越多,真话、实话越说越少。因此要安排内行领导进行调研走访,明确目标,直奔现场,深入基层听心声,深入群众晓所盼。
收集信息要实。调研收集信息要下沉一线,下沉基层,直奔调研对象。一些地方调研事先找好“群众演员”,回答问题“对口供”,现场拍照“摆样子”,调研报告“基层代笔”,这弄虚作假式调研不仅堵住了基层干部、广大群众的谏言门路,还掩藏了本质的、核心的问题。真正问需问计于民于基层,要开展“四不两直”式调研工作,不打招呼,闪现现场,才能看到、了解到最真实情况。多坐坐群众的板凳,多听听基层的心声,牢牢把握基层、群众的急难愁盼,将“心声”变“哨声”,时刻鞭策自己,警醒自己,做真正为民为基层着想的好干部。
解决问题要实。调研工作不是一走了之,信息收集不是一统了之。要统筹分析问题,将问题摸实摸透,找关联,挖本质,锁定症结,消灭症结。直面基层干部和群众问题,不推不拖,深入分析,统筹协调,亲自安排部署,亲自督导推进,坚决杜绝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将基层干部、群众所想所盼真真切切落实到位,扎扎实实解决到位。同时多听听群众的反馈反响,及时纠正偏离基层、群众需求的错误做法,摒弃只当官不做主的形式主义、享受主义,做真正为民为基层干事的好干部。(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