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力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激发干事创业热情。民族欲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这场战役的关键还是在人,还是我们奋斗在攻坚一线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更在于我们基层年轻干部是否在用心用情用力接续奋斗乡村振兴。
用“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恒心,立志在肩,锻造乡村振兴“桥头堡”。我们必将高举脱贫攻坚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以党建为引领,发挥好“党建+”的作用,以为高质量党建推动乡村振兴纵深发展。聚焦“标准化”强阵地。围绕阵地提档、服务提质、制度提效、结合人居环境整治、软弱涣散组织整顿、村两委换届回头看等工作,把基层党组织真正建设成战斗堡垒。聚焦“网格化”促治理。实行“多网合一”,将建立健全基层网格化建设,加强“两会一团”、民调民解、“红白理事会”等工作落实,明确工作方向,调处邻里纠纷,规范婚丧嫁娶,推进移风易俗,展现文明新风。聚焦“评比化”激动力。持续深化“红黑榜”晾晒评比活动,通过评比晒成绩、揭短丑,切实树立“在战场上找战果,在战果中找战将、用战将”的鲜明导向,增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主动性。
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情怀,久久为功,育强乡村振兴“主力军”。随着脱贫攻坚战役的伟大胜利,一场比脱贫攻坚更加宏大的战役早已拉开序幕。党又提出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在功劳簿上躺一躺,要求我们不能有喘口气、歇歇脚的心态,我们要作为这场战役的主力军接续奋斗。以党之名,党员先干一步。党员是先锋军,我们要转变心态,不等不靠不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把党和国家赋予的工作岗位作为奋斗终身的事业。以国之名,干部快干一步。什么是干部,干部干部快干一步,这才是干部。我们党的干部是辛苦的,尤其我们的乡村基层干部。我们处处可以看见他们的身影,他们进村下组,戴党徽、亮身份,冲锋在群众急难愁盼的第一线。以民之名,群众广泛参与。古语云:“众人拾柴火焰高”。少部分人的力量是有限,全体中国人民的意志是不可阻挡的。只有我们所有中国人民都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打一场乡村振兴的人民战争,我们才能乡村振兴的路上越走越远。
用“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的力量,全力以赴,激发乡村振兴“源动力”。乡村振兴是一个新的更大的课题,不仅仅是要摸着石头过河,更要下大力气、大苦工,才能把乡村振兴的工作落实落细、做深做实。激活产业振兴的“引擎”。产业兴则百业兴,我们要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措施,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头戏。深入实施产业帮扶、就近就业等提升行动,对脱贫人口要扶上马,再送一程。要不断培育致富带头人,集中力量开展“一村一品”,让农村有乡愁的同时,持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和发展差距。安装人才振兴的“驱动”。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没有人才,乡村振兴就是一句空话。如何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只有引进一批有创业经验、有经济实力或有创业激情的人才,才能真正推进农村农业发展。同时我们也要为本土致富带头人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鼓励他们利用本土优势,留下来把产业发展好。添加社会治理的“润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们要坚持农村农业优先发展,营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秉承乡村“建农村像农村、农村为农民而建”的理念,坚持治、建、管三结合,让青山绿水常在眼前,让悠悠乡愁温暖人心。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让农村成为干净整洁家园。(罗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