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在基层治理中得到广泛应用,为千头万绪的基层政务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指明了新方向。
互联网赋能,提升基层新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做好基层治理、服务人民群众工作,必须树立互联网思维,用心用情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当前,我国基层政府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如政策宣传止于“文件”、开展工作恪守老一套、操作不透明、居民反映基层问题只能通过信访、电话之类等等。互联网技术的更新应用为政策宣传工作提供了无限可能,为政策的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也极大地拓宽了公众参与渠道,居民可通过在线服务平台、在线应用软件,快捷方便地反映问题和诉求,也可在线跟踪处置进展并对结果进行评价。
数字化办公,创新基层新做法。以数字技术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不断改善基层民生水平,成为新时代发展的趋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以数字化助推城乡发展和治理模式创新。这为新时代推进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在信息化的早期阶段,行政部门分别建设管理信息系统,一些政务信息就像孤岛一样存储于不同信息系统,实行独立采集、独立存储、独立维护,与其他信息系统并不交换数据,更谈不上在线共享信息。推进基层治理数字化,可通过政策助推途径,统筹推进基层信息平台和应用终端建设,明确数据资源共享的基本原则,整合社区(村)基础数据采集渠道,探索实行专人负责制,实现一次采集、多方使用。
智慧化治理,完善基层新理念。上面千根线,基层一根针,基层工作者面临的问题复杂而具体,但与此同时服务人员人手少、任务重。智慧治理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社会治理变革,其目的在于建构具有包容性、整合性以及可持续性的智慧城市。智慧治理不仅是技术赋能的高质量治理,也是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路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当然“温度”不可少,只有真正让群众感受到基层治理的细致入微,才能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的凝聚力。(葛丹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