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党员干部要发挥好先锋模范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党员干部要冲在前,基层党组织要发挥作用,让人民群众感到有依靠。”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重大斗争中经得住考验,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
忠于人民忠于党,做好人民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每个党员干部牢记于心的使命。2023年8月5日,河北献县陌南镇山秋村的抗洪抢险突击队队员张志国在巡堤时敏锐发现,大堤迎水侧有气泡,有着30多年党龄的张志国毅然跳进水里,在洪水中反复探查,即便水面没过胸口,依然坚持寻找,半小时后,终于探查到空洞的具体位置。张志国说,“我是一名党员,为了大堤安全,就是受再大的苦,也值得!”朴实的话语,体现了共产党员的担当,张志国的党性精神,值得每一个共产党员深思与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有担当精神。他指出,责任担当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在遇到灾害困难面前,党员干部需要以身作则,不畏艰险,奋斗在困难的第一线。在超强台风“杜苏芮”登陆时,各级党员干部纷纷驻守一线,保障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全,就算是风雨交加也毫不退缩。台风过境后,整个城市受到了重大的破坏,各级党员干部纷纷下基层,拿上工具,亲自走到大街上,为灾后重建贡献自己的力量。共产党是为民办实事的,没有为民情怀,工作不可能干好。共产党人,凡事都要先做到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放在第一位。
党员干部要努力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要求,要全过程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决策先要体现民意。通过交流座谈、基层调研等多种方式,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汇集各方智慧,使政策制定更加符合人民利益、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其次是执行倾听民声。执行政策是行使国家权力、维护人民利益的过程,需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全过程原汁原味听取群众声音。要重视群众在决策当中的重大作用,不能违抗民意,要用决策造福民生。
能否知责于心想干事、担责于身能干事、履责于行干成事,是检验干部忠诚度、事业心和使命感的“试金石”。党员干部身上的使命重大,每位党员都需要明确党员干部的任务,用行动去践行,去为人民服务。(吴萱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