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了“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选人用人导向,立起了“奖优罚劣、优进劣退”的管吏治吏标尺,对于建设德才兼备、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明确选贤任能导向,营造担当作为风气。用人导向是最重要的导向,要把握好选人用人这根指挥棒,树立好选贤任能这个风向标,让有担当、善作为的干部“上得来”,让不履职、不作为的干部“下得去”。要纠正“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错误从政观念,把真正肯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干部挖掘出来、任用起来。严厉问责躺平型干部、说唱型干部、太极型干部等问题干部,并采取调岗、免职、降职等组织处理手段,为优秀的干部腾出位子,营造出“无功便是错,平庸便是错,占位必司职,无为就让座”的良好氛围,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促进科学合理考评。《规定》明确了十五种不适宜担任现职的情形,健全了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在实际考评工作中,各地、各部门的重点工作方向不同、基本实际情况不同,应当结合实际、分类考评。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干部,应制定差异化考评指标,综合考虑指标设置、内容方式、结果运用等。同时,要把握好考评中急难险重任务与日常工作、工作表现与日常表现的关系,既要看关键表现,也要看平时表现,既要看工作能力,也要看道德品质,让考评成为全方位反映干部德才勤绩廉的“体检表”。
增强制度执行力度,确保贯彻落实实效。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把贯彻执行《制度》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的重要任务来抓,充分发挥制度的规范、引导、激励、约束作用。要让考核真正发挥作用,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打通干部上下双向“车道”,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干部岗位调整不是目的而是方式,要激励上的干部奋勇争先、干事创业,帮助下的干部提高认识、整改问题,为干部队伍注入活力,打造出一支德才兼备、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徐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