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家常”是做好调查研究的“金钥匙”,是发现群众工作问题、解决群众问题的“总钥匙”。如何用这把“钥匙”打开事业大门,关键在于党员干部要扑下身子担当作为,干实事、干成事、谋实招、求实效。要通过“聊家常”摸实情况、摸准问题、找准解法上用心,与群众以心换心、以真求真,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破解工作发展难题,写好调查研究“真”文章,推动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多“聊家常”,才能知晓百姓生活质量,做到“正确诊断”。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如果不深入基层、不深入农户家中,绝不可能了解到人民群众的生活现状,也就谈不上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发展愿望,更说不上察民情、解民忧、疏民困。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社会发展得好不好,百姓说了算。要深入走进百姓生活、聆听人民的心声,用群众话议群众事,将民生放在服务群众的首位,真正体现干部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为社会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要永好群众意见这把“最好的尺子”,努力让人民群众打开“话匣子”、亮出“金点子”,获得及时准确民意,找准民生问题的病灶所在。
多“聊家常”,才能了解群众心声期盼,做到“对症下药”。要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多和群众拉家常、话冷暖、掏心窝,加强与群众沟通联系。要面对面、心贴心倾听群众心声,紧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准确了解群众所需所急所盼。坚定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能动履职,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所需、所急、所想、所盼,不搞“面子工程”,力戒形式主义,切实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做到实处。确保“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回应群众期盼,为群众谋实事、出实招,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推动政治清明、干部担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真正做到“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多“聊家常”,才能剖析人民满意与否,做到“药到病除”。慧眼识英雄,也能辨真假,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干部身上的问题、社会发展的短板,人民群众看得最清楚。用好群众意见这把“最好的尺子”。要正确认识,多跟人民“聊家常”,听听人民意见,让群众的声音发出来、被听到,让人民意见“掷地有声”,高度重视群众监督,自觉接受人民监督,谨防群众“被满意”。推动人民意见真正成为“出出汗、排排毒”的一味良方,对症下药拿出“好方子”。把赢得群众满意作为衡量我们工作的第一标准,杜绝“拍脑袋”“想当然”“乱作为”,真正做到“药到病除”,做好调研“真文章”,创造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新的更大业绩。(贺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