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工作从过去134项减到72项,工作责任清单权责明晰;会越开越短,文越发越少,现在走村入户话家常是村干部常态,村民‘油盐柴米酱醋茶’聊得清透,乡村治理难题也在聊天中找到解法……”8月中旬,笔者在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三兴镇闹坪村采访时,村党支部书记韦育荣欣喜地说。
万载县敢于面对村干部“牢骚”,问诊疲于文山会海、机械应对注册上户各种APP、工作待遇不高等村级工作形式主义“病灶”,拿出实招,村级工作从过去134项减到72项,落地见效,找到了村干部减负工作的解法。
基层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参加各种会议、报送各类表格、下载不同的APP等,让村干部疲于奔命,没有时间入户,缺乏精力服务。拍照打卡留痕是检查工作落实与否的一种手段,但如果一些工作,只是简单停留在拍照打卡上,如此形式主义做法让村干部及村民群众满腹怨言。
万载县对症下药,探索村干部减负方式,建立村级组织减负机制。村级组织主体责任清单从过去134项减到72项,建立清单之外事务准入机制,从源头上整治各种政务APP和微信公众号,全面精简村级工作机制流程事项,开一个周例会就解决大问题,真正为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减负、松绑”。
基层村干部“减负清单”赋能乡村振兴。提高农村基层治理水平,不让基层村干部疲于应对检查、忙于填报表格、流于打卡留痕,压缩会议、控制发文、严控陪同、不简单要求APP打卡。“减负”不是懒政,而是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促使基层村干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精打细算减负腾出来的时间,放开手脚服务群众。经常进村入户了解群众需求,干群同心整治村容村貌,主动外出考察项目,壮大集体经济,让“减负清单”激发基层村干部的精气神!(余兴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