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以“不等式”求出调查研究的“取值范围”

2023-08-30 16:34:50 | 来源: 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岭腰乡人民政府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此言和“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异曲同工之妙,正如新华社发表题为《将调查研究发扬光大》的文章,文中围绕“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中心论点展开论述,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以鲜活的案例论证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这一定论。

然,扼腕的是,“走马观花”的“作秀”式调研层出不穷:“高高在上”的“钦差”式调研不一而足;“弄虚作假”的“盆景”式调研屡见不鲜。这类背离民心的调研方式,疏离了干群关系,掩盖了事实真相,导致了决策错判。故,必须将调查研究与此类现象划上不等号,求出正确的“取值范围”。

调查研究≠“走马观花”的“作秀”式调研,“问题导向”是它的取值范围。部分党员干部喜欢把基层当做“秀场”,出亮点、出典型的地方总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凑热闹”成为他们的特殊癖好,“讲究排场,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浅尝辄止”成为了基层调研的固化标签,大搞特搞形式主义而忽视实际内容、热衷追求表面功夫而忽略深入思考,习惯“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这种镁光灯下的“走秀”注定以失败告终。是以,深入基层调研不能是流于形式的“走秀”,而应该少一些“假把势”、“花架子”,不能“走马观花”,而要“下马看花”;不能“盲人摸象、剑走偏锋、乱开偏方”,而要“摸清底子、找准路子、开对方子”;不能“脚本依赖、观光心态、”,而要“脚下有土、心中有谱”,这样才能确保调研有的放矢。

调查研究≠“高高在上”的“钦差”式调研,“群众路线”是它的取值范围。近日,一则“调研成了一场按部就班的演出”的新闻瞬间成为抖音热点,引发了网民热议,一个20人的调研团却有50人陪同,这种典型的官僚主义作风不仅背离了调查研究要解决真问题的要求,也令本就疲于奔命的基层干部苦不堪言。所谓调查研究,调查的是民情,研究的是民意,其重点就体现在“民”字,因此要以民为本就需坚定不移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也正是古文“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的要义所在。所以,党员干部在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就应该具有“眼睛向下”的决心和“甘当小学生”的态度,以民为师,真正实现解民愁、得民心、利民远,成为群众心尖尖上的调研员。

调查研究≠“弄虚作假”的“盆景”式调研,“实事求是”是它的取值范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重视调研是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峥嵘岁月所积淀的重要“传家宝”。不过,在各个历史阶段,像“盆景式”、“踩点式”“哥德式”“脱节式”这种调研虚浮症还是屡见不鲜,这种病症不仅会使党员干部双脚“踩空”,头脑“发空”,问题“抓空”,而且会导致制定的决策出现“拍脑袋”“一言堂”等现象。“扫除药裹病良已”,祛除病症关键就要寻找良方,正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因此,只有备齐“深、实、准”(即“深入群众、体察实情、精准施策”)这几味药,才能配出“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剂药方,彻底根治虚浮症,将实事求是进行到底。(楼俊凤)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