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全文刊发了题为《扑下身子“迎考” 沉到一线“解题”——解码“浦江经验”》的报道,深情折射出习近平总书记有效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真挚情怀。为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读懂“浦江经验”背后的“一”字密码,循着“浦江经验”的奋斗足迹,一心向党、一心为民、一往无前,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读懂“一心向党”的信念密码,永葆“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党内所有的政治问题,归根到底就是对党是否忠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忠诚必须是纯粹的、无条件的,是政治标准、更是实践标准,鲜明体现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上”。20年来,浙江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一级带着一级抓,一年接着一年干,持续丰富发展“浦江经验”,坚持下访接访工作导向,有效为民办实事解难题。回顾党的光辉历程,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前赴后继、奋勇向前。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不管是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都要始终忠诚为党、忠心为国、忠实为民,以坚定的信念、实际的行动践行对党的赤诚忠心。
读懂“一心为民”的初心密码,涵养”初心如磐、念兹在兹”的公仆情怀。习近平同志在浦江下访后说:“领导干部下访关键是为群众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如果下访一趟,实际问题什么都没解决,只是搞形式,做表面文章,反而会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原则,以人民的需求为出发点,经常下到基层、体察民情、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真正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围在一张桌子上,同老百姓拉近距离、增进感情。同时,要避免形式主义,不搞华而不实、急功近利的事情,要筑牢根基、谋划长远、持续努力,真正做到不论职位多高,都是人民群众的勤务员。
读懂“一往无前”的担当密码,展现“真抓实干、担当作为”的拼搏姿态。2003年8月,习近平同志决定到浦江接访群众。考虑当地信访形势严峻复杂,有人建议另选其他县。习近平同志却明确说:“哪里矛盾问题多,领导干部就应该去哪里,到浦江下访不变了。”“不以事艰而不为,不以任重而畏缩。”广大党员干部要有遇事不避难的勇气和决心,用真抓实干的姿态、担当作为的责任、切实有力的举措为民办实事,要从群众关心的问题关键问题出发,把所学所思与解决实际问题、回应群众期盼紧密结合起来,发扬钉钉子精神,坚持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件接着一件干,用奋勇争先的干劲、坚持不懈的韧劲,办好“关键小事”,解决群众的“心头难事”,以“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真抓实干,坚决扛起时代重任,勇做一往无前的“拼搏者”。(李威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