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不同时代对青年的要求总是不断变化的,新时代新征程给予青年以新的使命任务,也必然赋予新时代青年以鲜明的时代特征。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青年培育问题做出重要论述,明确指出要把当代中国青年培育成为“新时代好青年”,“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成为新时代育人目标的新要求。准确把握新时代好青年的素质要求,为广大青年成长成才提供了实践指引,也是深刻理解新时代好青年丰富内涵的题中应有之义。
理想定方向是新时代好青年的立身之本
有理想,是指青年应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凝聚全党全国人民的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对理想信念作了大量集中论述,将理想信念比喻为总开关、压舱石、青春之舵、精神之钙,强调理想信念对于广大青年的根本意义。”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青年时期的理想信念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无疑具有重要的影响。新时代的青年坚守政治立场,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实现。新时代的青年强化斗争精神,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在复杂多变的社会思潮环境下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战略定力,做到在各种重大斗争考验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青年要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共同理想的辩证统一,将实现个人理想寓于实现社会共同理想之中,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使得个人成长成才和人民需要、时代发展同频共振,共同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
担当促作为是新时代好青年的成长之基
敢担当,是指青年应勇担使命,积极拼搏进取。习总书记多次强调“敢担当”对于青年成长成才的现实意义。新时代青年是党的事业的接班人,要始终牢记初心使命,不负人民所望。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是新时代青年敢担当的充分彰显。历史主动精神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品格,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真理力量,能够为青年解答何为担当责任、为谁担当责任、担当什么责任以及如何担当责任的成长困惑。事不避难,主动作为,掌握历史主动有助于青年一代形成清醒的历史自觉与坚定的历史自信,以青春之作为凝聚起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磅礴伟力。发扬斗争精神是新时代青年敢担当的深刻体现。敢于担当,善于斗争,增强斗争精神体现着青年人身上具备的宝贵政治品格。新的历史方位,面对国际国内局势的深刻变化,党和人民的事业遭遇的困难之巨、挑战之大,前所未有。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广大青年面对困难要敢于迎难而上,拒绝“躲进小楼成一统”的逃避心态,以不怕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战胜困难,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扛起责任使命,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发扬不畏艰险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做新时代敢担当的好青年,勇当不负党和国家重托的时代青年。
吃苦为奉献是新时代好青年的成才之源
能吃苦,是指青年应在吃苦中砥砺德行、锤炼本领。习总书记指出:“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他在梁家河插队的7年里,自觉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炼,先后通过“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这“五关”考验,最终在苦难中完成了人生的一次升华。社会主义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是一代又一代人在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中开创出来的,是无数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取得的成果。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改善。但同时应注意,我们的发展仍然是不平衡不充分的,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仍有待进一步满足。面对这一客观实际,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就要在实践中多学多悟,坚持知行合一,勇于在基层历练中积累经验,在经风历雨中磨砺意志,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平凡岗位中奋斗奉献。只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做到不怕苦、能吃苦、甘于吃苦,踏实干、埋头干、积极干,广大青年才能久久为功、接续奋斗,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乔秋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