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政治生态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基石,领导干部是政治生态建设的核心力量。为号召干部担当作为,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坚持“三个区分开来”。通过增赋能、立规矩、强免疫,激励干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探索中“愿为”“敢为”“善为”,更好带领群众干事创业。
以精准赋能促进担当,凝聚新时代社会建设思想。“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领航者,干部要努力具备符合时代要求的知识结构。依托“线上党校”“专题讲座”等教育平台,补短板,强弱项,着力提升干部执政水平,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坚定理想。健全“干中学,学中干”能力提升机制,精准靶向培养历练,综合分析干部需求,开展专项顶岗轮训,选派干部参与重大项目,在实践中锤炼党性,促进干部服务群众能力的提升。
以综合考评推动担当,践行“公权为民”全力干。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奖励机制,聚焦“考什么”和“怎么考”重塑指标体系,为干部担当作为画出路线图。坚持考人与考事相结合,完善不同维度的考察方式,督促广大干部履职尽责,务实作风。将考核结果与评选树优挂钩,把“敢为善为、实绩实干”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依据。定期开展干部岗位匹配度分析,击破“为官不为,坐而论道”的现象,以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导向,激发干部活力,增进人民福祉。
以容错纠错保护担当,搭建实干作为的坚强后盾。在全面从严治党的道路上,为鼓励干部卸下包袱,轻装上阵,锐意进取。精准开展容错纠错,有效用好问责利器,明确适用范围,细化容错情形,进行分类处置,实施容纠并举。对给予容错免责的大胆容错,对容错从轻减轻的落实提醒,对严重违纪违法的严肃惩处。坚持权责统一,澄清问题性质,避免问责泛化,厘清失职与失误、敢为与乱为、为公与为私的界限,为干事者撑腰、向诬告者“亮剑”,保护党员担当作为的积极性。(陈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