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是指中小企业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特征,“专精特新”企业是未来产业链的重要支撑,是强链补链的主力军。正如中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小细胞”一般,广大年轻干部作为基层的“造血干细胞”,应当在干事创业过程中牢牢把握“专、精、特、新”四大原则,练就过硬本领,勇担时代重任。
年轻干部要“专”。“无专精则不能成,无涉猎则不能通也”。精湛的专业技能是年轻干部的立身之本。一是要专注。基层的工作千头万绪,年轻干部一旦选择了这份事业,就要全心全意投入进去。二是要专业。年轻干部在面临纠纷调解、农民建房、项目推进等基层事务时,难免经验不足,因此,必须提高自身业务专业能力,积极地去学习、去请教,学会灵活应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克服畏难情绪。
年轻干部要“精”。“尽小者大,慎微者著”。细节往往是决定成败的最关键因子,年轻干部对待工作要有精益求精的态度,抓好每一个流程节点,磨好每一篇文字材料,努力做好每一件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年轻干部切忌好高骛远,而是应该着眼于细微之处,把手头的工作做精、做细,让每一件工作都经得起推敲、经得住考验,大力发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年轻干部要“特”。“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每个人都有专属于自己的特长,年轻干部思维活跃、观点新颖、充满激情与活力,作为基层干部队伍中的新鲜血液,年轻干部要将自身特长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出来。同时,年轻干部应努力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提高自身在工作中的“不可替代”性。此外,基层组织要不断优化年轻干部培养路径,积极挖掘每个年轻干部身上的闪光点,将其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其价值。
年轻干部要“新”。“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创新是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工作方式已然不能满足当下时代进步的要求,从事基层工作的年轻干部要具备创新思维,善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方法。一方面要树立观念的创新,破除思维定势,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另一方面要技术创新,借助互联网等现代科学技术,建立新的工作模式,克服“本领恐慌”。(沈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