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合上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作为一名驻扎基层的干部,我仿佛也领悟到了基层工作的“三重境界”。
初入基层,经验语言给我“当头一棒”,“高楼西风”的迷惘侵袭着我。回望当年,作为一名直接从“象牙塔”直接进入基层的“三门干部”,基层工作毫无经验,用领导的话来说,我就是一颗“生瓜蛋子”,与群众交流的语言关就成了我驻村工作的第一只“拦路虎”。百姓们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由于交流不畅很少向我反映,上级的政策不通过当地俚语也很难向百姓们生动的传达,我仿佛像村民眼中的“外地女婿”,虽然彼此客气,但始终走不进群众内心。同时,由于对于基层业务不熟悉,一些问题往往要到处求助才能解决,一名研究生到基层重新成为了一名“小学生”,总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安慰自己,感慨基层工作就像一条弯弯乡路,虽然此时“西风凋树”,但往前走总能到达群众内心深处。
深入基层,苦难磨炼令我“茁长成长”,“不悔为民”的精神鼓舞着我。时节如流,我也渐渐成为了一名“老基层”,在灯光球场与村民聊天时也能时不时蹦出几句当地俚语,在防汛抗台时也能熟练地抓起雨靴沿堤巡逻,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下也能身兼数职。驻村以来,我感受到了自身的成长,但更重要的是村民们对我的看法有所改变,不再是把我当成了一个啥也不懂的“小年轻”,而是把我当成一名排忧解难的驻村干部。诚然,基层工作“顶上千条线,底下一根针”,有着许多说不出的辛酸苦楚,但是听到驻村前辈干部的口中“不苦,一切为了群众”和百姓口中“感谢你们啊”这些话语时,那些流过的汗水泪水也仿佛熠熠生辉了起来。“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驻村工作为民谋幸福没有尽头,我将在衣带渐宽的辛勤奔波中甘于“为民消得人憔悴”。
扎根基层,朝夕相处让我“不舍人民”,“群众路线”的智慧滋养着我。蓦然回首,看看自己一路走过来的基层之旅,我明白了习总书记“年轻干部要去基层练就过硬本领”的殷切嘱托,也领悟了“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这一真理,也坚定了我“为人民谋幸福”的宗旨意识。此时,再望向这片土地,它已不再是让人退却的荆棘群山,而是能用群众智慧滋养我的肥沃土壤,我亦逐渐从“怕吃苦、能吃苦”转变成为“愿吃苦”。正如李强总理所说的“坐在办公室里全是问题,走到基层去全是办法”,也正如无数先辈们早早告诉我们“人名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真理,年轻干部总是想要寻找快速成长的“捷径”,但殊不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成长的“真经”一直都在“基层灯火阑珊处”。(蔡溧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