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帜鲜明讲政治,赋能发展显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胸怀“国之大者”,对“国之大者”要做到心中有数。“国之大者”关乎全局、关乎长远、关乎根本。保护生态环境、守护粮食安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人民生活幸福……都是“国之大者”。身处乡村振兴一线更应深刻领会、积极践行“国之大者”,聚力乡村振兴,更好服务人民群众。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人才是支撑,组织是保证。当前,我国脱贫地区正处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阶段,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刻领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一“国之大者”,坚持学思践悟、学用贯通、知行合一,用好用活“党建、产业、人才”三个要素,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学思践悟”,以党建为引领把牢乡村振兴“方向盘”。广大党员干部要勤学、善思、实践、明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选优配强党建干部队伍,夯实基层基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要心怀乡村组织振兴这一“国之大者”,坚守初心使命,保持政治定力,始终牢记“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干部带头作用,当好排头兵、领头羊,把牢乡村振兴“方向盘”,持之以恒抓党建聚合力、抓创新谋发展,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信念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坚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学用贯通”,以产业为基础打通乡村振兴“快车道”。党员干部要心怀乡村产业振兴这一“国之大者”,依托乡村资源优势,整合各方力量,通过“农事托管、土地流转、分红收益”等模式,探索推进“一块田”改革,大力发展重技术、有规模、成体系的现代农业、果蔬采摘、休闲观光、红色旅游等乡村特色产业,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充分发挥年轻干部知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工作干劲足的优势,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网络电商销售等专业技能培训,以学促用、以学促干、以学促能,活学活用自身知识本领技能,带领周边群众学技术、做产业、谋发展,激活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增强农村产业发展活力,不断提高乡村治理效能,改善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
心怀“国之大者”,坚持“知行合一”,以人才为支撑赋能乡村振兴“大发展”。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党员干部要始终心怀乡村人才振兴这一“国之大者”,强化人才队伍支撑,大力培育乡土人才,着力选拨一批有志于留在乡村、服务乡村、振兴乡村的青年人才加入村(社区)干部队伍,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要注重吸纳引进返乡入乡青年人才,加强人才教育培训,大力培育乡村发展技能人才,运用新知识、新技能、新理念,带动乡村振兴农村发展。要完善考核奖励机制,激励致富能手干事创业,鼓励农业技术改革创新,吸引更多有志青年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主战场”,赋能乡村振兴“大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奔赴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大力发扬“钉钉子”精神,勇担时代重任,练就过硬本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陈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