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经验”是领导人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并带头下访接访群众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示范带动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是改善干群关系、加强基层治理的实践。
二十年前,领导人把金华浦江作为下访接访群众的第一站,在现场解决群众难题,开创了省级干部下访接访的先河,“浦江经验”由此形成。20年来,传承弘扬“浦江经验”,浙江进一步做好信访这个“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让“天下第一难事”成了拉近干群距离、赢得老百姓真心点赞的好事。
一、“浦江经验”推动领导干部走出去、走下去,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同围一张桌子,面对面了解民生疾苦、掌握实际需求,让群众对干部多份信任、少些怨气。面对矛盾和问题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气,硬着头皮往矛盾窝里钻,同时也要敞开大门、放下身姿,坦诚面对各种困难的开放自信的心态。问题解决了,老百姓心气顺了,信访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基层既是矛盾问题的主要来源,也是解决问题的最要来源,也是解决问题的最佳主场。
二、“浦江经验”是对领导干部能力水平的一场考试,群众是考官、矛盾是考题,群众满意就是正确答案。能赢得民心,不是因为做出来下基层的样子,更不是因为说了几句“漂亮话”、打了一套“太极拳”,而是因为把落脚点放在“事要解决”上,真正发现并满足了群众的需求,让大家得到了实惠。
三、“浦江经验”能够及时发现政府政策和社会治理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从源头上预防减少矛盾纠纷的产生,“抓前端、治末病”,让领导干部每一次走下去,都成为对基层治理底座的一次加固夯实。新时期传承发扬“浦江经验”要更善于从源头处发力,避免小问题拖成大问题、一般性问题演变成信访突出问题,实现社会风险化解的关口前移。同时,还要把个体问题和共性问题、局部问题和面上问题结合起来,从深层次的制度机制上找原因,通过解决一个问题带动解决一批问题、一类问题。
践行“浦江经验”,领导干部直奔基层、直面群众、直击矛盾、直接解决问题,面对面听民声、心连心解民忧、实打实惠民生,是一种好传统、好作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白鹤街道办事处 朱静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