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让调查研究充满“泥土味”

2023-03-29 11:15:30 | 来源: 中廉在线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再次强调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身为选调生的我们只有积极拥抱田野乡村,走进人民群众心间,传递老百姓的“真声音”,才能传承好这个“传家宝”,锻炼出过硬的“基本功”,让我们的调查研究充满“泥土味”。

调查研究须“脚”踏实地。目下,“纸面式”、“作秀式”调研屡见不鲜,总是“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这样的形式主义只会适得其反,真正的调查研究是靠“脚”走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谈到调研时曾表示要“尽可能多接触第一手材料,做到重要情况心中有数”,就是要求党员干部要走出机关单位,走近乡村田野,脚底的泥土多了,基层的情况也就了解了。作为在村选调生,我们更应该大踏步地“走出去”,多一些“身临其境”,少一些“道听途说”,多踏一些“泥土地”,少走一些“石板路”,这样我们才能接触得到最真实的第一手材料,对于乡村的真实情况才能了然于胸。

调查研究须“心”系百姓。群众路线一直是我党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调查研究时不仅要走近群众身边,更要走进群众心间。广大党员干部在调研时,要学会和群众打交道,“接地气”、“通下情”、“听民声”,真正把自己融入到人民群众中。作为在村选调生,我们更应该多多“走门串户”,到老百姓家中去,多握握他们的手,听听他们的话,和他们同坐一条凳、同吃一锅饭,少一些泛泛而谈的“套话”,多一些将心比心的坦诚,这样才能真正收获老百姓的信任,聆听到群众的“真心话”。

调查研究须“笔”下有情。调研的最终目的是“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所以在撰写调研报告时,我们要牢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调研报告写在田野大地,写在乡间地头,写在群众心间。既要避免把报告记成“流水账”,也要避免陷入形式主义的“纸上雕花”,少说漂亮话,多讲实在事,让调研报告成为畅通党群关系的“同心桥”、反映民情民意的“传声器”、辅助科学决策“锦囊计”。作为在村选调生,我们需要把精力更多地放在调研报告的内容上,多一些通俗易懂的“家常话”,少一些晦涩艰深的“书面语”,做到脚底有泥,心中有民,笔尖有情,才能让自己的调查研究充满芬芳的“泥土”气息。(浙江省舟山市选调生 韩礼聪)

责任编辑:欣悦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