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驻村青年已踩着露水走向田间地头;夜幕降临,社区干部还在居民楼里耐心解答疑问;雪域高原的教室中,年轻教师正用知识点亮孩子们的眼睛……这些扎根基层的青春身影,正是时代画卷上最动人的色彩。国家发展日新月异,民族复兴重任在肩,广袤的基层一线,正是当代青年认识国情、锤炼本领、实现价值的天然考场。
深入基层,才能看见真实的中国。书本上的蓝图,需要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检验其成色。只有当年轻人真正沉下去,弯下腰,才能真切感受到基层的脉搏。社区养老服务的缺口、土地流转中的难题、乡土文化传承的挑战与机遇。正是这些细致入微、带着烟火气的民生百态,让青年们褪去“书生气”,真正读懂国情民情。
解决问题,是增长才干的沃土。基层工作少有现成的答案,处处是锻炼真本事的练兵场。调解邻里矛盾考验的是沟通智慧,发展乡村产业需要的是恒心韧劲,应对突发灾害检验的是应急处突能力。当年轻的干部成功化解一起积怨,帮老乡们找到滞销农产品的销路,每一次成功的实践都默默锻造着能扛事的“铁肩膀”。过硬的本领不是凭空而来,正是在解决这些“小而具体”,甚至急难愁盼问题的过程中,一点一滴磨砺出来的。
融入人民,青春的价值才有分量。基层天地广阔,但只有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倾听他们的所思所盼,青春的根才能扎得更深。当青年的知识和热情,转化为乡亲们舒展的笑容、村庄面貌的改善、特色产业带来的增收,个人的价值就与集体的幸福紧紧连在了一起。这种“被需要”的责任感和“能改变”的成就感,是青春奋斗最珍贵的回响,也是像黄文秀同志那样优秀青年精神世界的生动写照。
要在这片沃土上交出优秀的青春答卷,就要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真心实意向群众和实践学习,从解决一件件具体的小事、实事做起。同时,要勇于面对基层的困难和挑战,在风雨中磨练意志,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久久为功。当千千万万的青春身影,将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壮阔征程,用汗水浇灌脚下的土地,他们的奋斗足迹,必将在新时代的画卷上留下坚实而辉煌的印记。
广大青年当以奋斗为笔,以大地为卷,在深入基层、服务人民的火热实践中,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彩青春篇章!(陈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