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广大党员干部当赓续伟大抗战精神,在回望历史中汲取力量、在瞭望未来中实干担当,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中续写荣光。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14年浴血奋战,无数先烈英勇不屈、百折不挠,击外敌、荡穷寇,以血肉之躯筑起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80年后的今天,一个活力满满的中国、一个生机勃勃的中国、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战争远去,英雄不朽;硝烟散尽,精神长存。今天的中国,河清海晏、国富民强,但越是如此,我们越不能忘记那段历史,越不能忘记伟大的抗战精神。“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铭记历史,是为了启迪未来。我们不能忘记牺牲殉难的英烈和同胞,不能忘记战争之下国破家亡的惨痛,更不能忘记落后就要挨打的耻辱。勿忘历史,是为了更好的坚定信念,走好脚下路。我们要在追忆“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中厚植家国情怀,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赓续红色血脉、矢志报国奋斗,让“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成为当代中国人发出的时代最强音。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谈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强调要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回望历史,国殇永难忘;矢志复兴,吾辈当自强。着眼当下,挑战与机遇并存,风险与发展同在,重温那段血与火的悲壮历史,缅怀抗日先烈的丰功伟绩,高擎抗战精神的火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赓续和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弘扬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树立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不犹豫、不观望;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不推诿、不逃避;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不畏缩、不躲闪,锚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这个中心任务,脚踏实地、奋力拼搏,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用汗水和智慧书写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忠诚与热爱。(明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