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新形势下“三个务必”的重要论断,为全体党员同志锚定了新的时代方位和奋斗坐标。“三个务必”的提出,彰显了百年大党在新时代“赶考”之路上的清醒和坚定。在新时代的“赶考”之路上,当代青年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心怀“国之大者”,坚守为民“初心”不忘,坚持赶考“恒心”不改,坚定斗争“决心”不移,不负韶华、砥砺前行,以实际行动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初心”为基调,谱写人民至上的时代华章。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了初心和使命而矢志不渝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人民奋斗、为人民奉献、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肩负家国所寄、时代所托、人民所望,历经惊涛骇浪、血雨腥风,始终本色依旧、历久弥坚。十四亿中国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我们要永怀“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的真挚情怀,以“为民”初心为基调,心系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把人民满意作为我们工作的最高价值追求,,在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中赢民心,团结依靠人民群众不断书写人民至上、不负人民的历史新篇章。
以“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赶考“恒心”为和弦,谱写勇毅笃行的时代华章。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全党提出“三个务必”的新要求,是对“两个务必”的接续传承,更是对“赶考”永远在路上的清醒认识。1949年,从西柏坡出发的“赶考”迄今已是70多年。70多年的砥砺奋进,神州大地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人的优异答卷,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正恢弘铺展。今天,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无论是为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道路仍然漫长,考试仍在继续。我们要树牢“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青云之志,以赶考“恒心”为和弦,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切实负起肩上责任,勇扛担当大旗,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群众最操心、最烦心的问题下大力气、用真功夫,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信念力量攻坚克难,以功在不舍的“恒心”在新时代“赶考”路上“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毫不动摇沿着通往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人间正道”奋勇前进,续写勇毅笃行、奋斗不止的时代华章。
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争“决心”为强音,谱写踔厉奋发的时代华章。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是深藏于共产党骨子里的英雄气概。回顾中国共产党人的百年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不难发现,坚强的斗志贯穿始终,是我们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并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当初的小小红船已然穿过惊涛骇浪、越过激流险滩,成长为领航中国的巍巍巨轮。未来这艘巨轮将继续承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一往无前、劈波斩浪,驶向未来。我们要保持“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以斗争“决心”为强音,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敢于亮剑、敢于担当、敢于经风雨见世面,用真刀真枪去斗争,敢想方设法去啃“硬骨头”,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面对风险挑战,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时代责任感冲锋在前,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奋力谱写“此卷长留天地间”的时代华章。(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人民路街道 汪偲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