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12号台风“梅花”自9月8日生成后在海上缓慢移动一周,于14日晚间在浙江沿海以强台风级登陆,对相关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作为一名基层选调生,在连日来的抗台工作过程中,有如下三点感悟。
在科学应变中变“不确定”为“确定”。“梅花”台风生成后,一直处于演变中,其强度、路径、时间不确定性较大。作为可能受灾的地区之一,浙江省密切关注台风动态,在12、13日两日内将防台风应急响应从Ⅳ级提高至Ⅰ级,省内各地也及时跟进,在台风登陆前积极开展人员转移安置、应急物资储备等工作,做好了打大仗、打硬仗的准备,努力将各类损失降至最低。与多变的台风一样,基层工作涉及改革发展稳定民生各个方面,每项工作在推进过程中都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化。作为基层干部,一方面,要善于辨析复杂现象的本质与内在机理,科学研判可能出现的情况,坚持底线思维,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足准备,方能做到处变不惊、临危不乱;另一方面,要坚持以确定性工作应对不确定形势,实事求是地动态调整和改进工作策略,以适应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从而不断破解难题、实现目标。
在服务群众中变“不理解”为“理解”。台风来临前夕,我与同事紧锣密鼓地对危房居民、在建工地工人等人员进行转移安置,过程中也遇到过不愿配合的群众,认为我们“小题大做”。对此,我们首先向其阐明了“梅花”台风的危害性,之后又向其保证了安置点内有饭菜、被褥等完备的生活保障物资,且往返车接车送,在一番耐心劝导下,该人员同意转移,我们也顺利完成了上级“应转尽转、不漏一人”的要求。基层干部作为政策的执行者,虽身在兵位,也应胸为帅谋,必须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把本职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不折不扣完成好上级决策部署,切实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同时,基层干部处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要在与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注意总结学习,不断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做到想群众所想的、说群众愿听的、做群众所盼的,架好干群“连心桥”,实实在在走进群众心里,真正践行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在担当作为中变“不可能”为“可能”。台风登陆的夜晚,我作为工作人员在安置点值班,为受安置人员提供服务。安置点外狂风呼啸、大雨滂沱,安置点内却是一片温馨宁静的和谐景象。连续的工作使我有一些疲惫,但想到自己作为千千万万党员、干部、志愿者的一员,为抵御大灾大难、筑牢人民群众安全防线贡献了一份力量,我又感到十分欣慰。近年来,无论是脱贫攻坚战还是疫情防控大考,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实践证明,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奋斗出来的。想要继续经受住一场又一场的大战大考,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昂扬斗志,以滚石上山的韧劲、爬坡过坎的勇气主动担当作为,不断突破一个个难关,攀登一座座险峰,一步一个脚印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高照街道高家桥村 吴雷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