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收发是党政办公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机要员是文件的“搬运工”,必须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做好一收一发,确保文件交换安全、保密、准确、及时。
一是收下级来文要“刚柔并济”。机要员应严格对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X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等要求,对收到的公文进行初审。但文件纷至沓来,难免出现格式不规范甚至错误的情况,即使一一指出,再次递交的公文仍可能存在问题。若多次退回修改,就会影响公文流转效率。因此,机要员要未雨绸缪,在电脑存备各类公文模板,需要时打印出来供送件人参考。此外,对于“可容忍”的小错误,如未写联系人,送件人单位又较远的,可以让送件人手写补上并提醒,机要员在收文登记簿上备注,若反复出现问题,则坚决以退文处理。
二是收文登记要“不厌其详”。登记来文应当对公文的主要信息和办理情况详细记载,除来文单位、文件标题、收文日期、承办科室及签收人外,还应加上收文渠道,如内网、邮寄(份数)、传真、某某转交等,这样既能把准公文来龙去脉,又能便于日后查找。
三是收文时间要“有的放矢”。来文渠道包括公文系统、传真、信箱等,稍不留神,就会迟收、漏收;时刻盯着,又很费时、费力。事实上,除急件即办外,其他公文可以“卡点查收”。如公文系统在上午、下午上班后和下班前各查看一次,一天四次,既能及时无遗漏处理公文,也能提高公文流转效率。同理,送文时间固定在上午、下午上班后一小时。不在快下班时送非紧急文件。
四是文件扫描不要“留白”。通过扫描仪将文件传输到内网电脑,有时会因双面扫描或技术故障导致扫出的文件有空白页。机要员应在核对扫描文件时删掉空白页,再导出保存扫描文件。打印出来空白页不但浪费纸张,而且若一时疏忽未挑出,送文时会给人留下不细致不认真的印象。
五是标题命名不要“偷懒”。扫描导出后得到的是扫描仪自动命名的文件。有的单位嫌麻烦,不给文件重命名,直接就发了;或嫌文件名太长,只写“会议通知”“会议纪要”等偷工减料的短句。看似节约了时间,事实上大大增加了日后查找该文件的难度,同时也是工作作风不严谨的表现。
六是短信提醒不要“任性”。发文系统有短信提醒功能,有些单位“乱用”。为规避责任,不管什么时间,也不管公文紧急程度,都发短信提醒“请立即查收”,更有甚者只字不提文件名(保密要求除外),给对方造成很大压力。事实上,短信提醒应分为三种情况:一是非紧急的文件,不发短信提醒;二是需要知晓但不那么紧急的文件,发“xx文件通过xx系统已发送,请及时查收”,起到一个提醒作用;三是特提或其他必须马上办理的文件,才应该发“xx件通过xx系统已发送,请立即查收”。(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仁寿镇人民政府 余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