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对于发展中人口大国,乡村问题更是发展的基础性问题,乡村兴则国家兴。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更是在多个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实施数字乡村发展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但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仍面临乡村基础信息薄弱、乡村数字人才匮乏、数字化应用水平滞后等系列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做出清晰、科学的回答,才能加快数字赋能乡村振兴,实现民富、村强的美好愿景。
推进数字乡村要夯实乡村数字化转型基础。乡村信息基础设施是数字乡村建设的基础,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因此要进一步夯实转型基础,提高基础设施水平,优化网格基础设施,补齐信息基础短板。进一步利用数字技术为农村提供多领域的信息服务站点和设施,完善联网代办,实现让数字多跑路,让农民少跑路。同时需要建设一批通用的应用软件,打造乡村信息平台,完善乡村应用平台功能,为实现多样化应用场景奠定基础。
推进数字乡村要强化乡村数字人才支撑。“打铁还需自身硬”。农民是农村发展主体,乡村振兴必须依赖农民广泛而深度参与。提升农民素养,一方面有助于推动乡村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也方便这部分农民可以尽快融入数字社会,获得各类先决条件。乡村应大力推动产学研相结合、数字人才下乡、数字技能培训等活动,做好数字人才支撑,引导青年群体、各类人才扎根乡村,为数字乡村建设注入活力。
推进数字乡村要丰富乡村数字应用场景。数字乡村离不开关键场景的营造及升级,要充分利用场景赋能,形成叠加推动作用,推动乡村振兴与数字技术全面融合。例如,在乡村建设中,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农特产品,建设大数据平台,为县域农产品优化升级提供数据参考。同时,利用数字平台加强产业及产品宣传,提高影响力,带动乡村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增长点。
数字乡村是新时代立足国情,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农业农村转型升级,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部署。推进数字乡村,让村民群众多一些精神鼓励,让更多的新农人奔赴乡村,真正释放出乡村的活力,就能绘就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中共义乌市委组织部 黄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