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保障民生解民困,携手共圆中国梦

2022-08-20 16:36:33 | 来源: 中廉在线

7月25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要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着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及时反映社情民意,多献务实之策、多谋长远之计。正所谓,“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坚持人民至上一直是我们党的一以贯之的价值理念,我们要以实际行动稳民心、纾民困、助民富,携手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保障民生,一颗“定心丸”稳民心。民生稳,则人心安、大局稳。今年,我们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的双重压力,暨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也要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从决战脱贫攻坚到稳就业保民生,从提高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到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着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给老百姓吃下“定心丸”,稳住发展基本盘,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问题导向,扎实做好民生工作,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等实际问题,要用心用情用力去解决,对接群众所需,谋划务实之策,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回应关切,一枚“暖心贴”纾民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对领导干部来说,最重要的政绩是为民造福,最紧要的工作是为民解忧。持续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践行初心使命的又一次生动实践。要以学促干,深入基层,用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把人民的“福祉”作为担当,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持续改善人民生活,紧贴民情民意,群众冷暖记心头。要积极发扬为民服务精神,立足岗位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入户走访察民情、真抓实干暖民心,用实际行动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不断拓宽与群众沟通交流的平台,多措并举解民忧,积极作为纾民困,真情实感暖民心。要真正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办,才能以“实打实”换来“心贴心”,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才能鼓舞民心,共同努力奋斗奔向美好明天。

问计于民,一针“强心剂”助民富。“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因此,我们要推动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才能更好地凝聚人心,更好地凝聚人民力量,才能共同奋斗携手共圆中国梦。这就要求我们要踏踏实实地到群众中去,深入践行“六要”群众工作法,做深做细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给予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信心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展望,扎根人民以获得无穷的智慧与力量。推动“万企帮万村”与“万企兴万村”行动有效衔接,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让更多的人积极主动地加入到实现共同富裕的队伍中,共创美好生活。困难时期,我们各级政府和干部更应过“紧日子”,把资金和资源用到推动发展、改善民生的“刀刃”上,用富有成效的工作换来群众的“好日子”,用干部“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民生无小事,点滴见初心,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为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我们要扎实做好民生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凝心聚力携手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林清秀 福建省连江县下宫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