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基层一线干部念好“一”字诀铺就扎实创业路

2022-07-31 11:36:38 | 来源: 中廉在线

基层一线干部是建设美丽乡村的生力军,是带领群众共同富裕的“领头雁”,是绘就乡村振兴宏伟蓝图的推动者,肩负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历史使命。为了成为群众认得到、想得起、舍不得的“贴心人”,乌兰哈页苏木一线干部坚持念好“一”字诀,真心为民、不负信任、勇于创新,用心用情用力干好农村牧区工作,树立了担当作为的良好形象。

守初心、担使命,从一而终真心为民。“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认为,要做一个“圣人”,就不能有自己的意志,而要有百姓的意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要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立身、处世、从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基层一线干部作为接过脱贫攻坚接力棒,奔赴乡村振兴新征程的“奋进者”,初心即是民心,使命即是振兴。在具体工作中,乌兰哈页苏木一线干部始终怀着一颗为民服务的真心,把农村牧区建设、农牧业发展、农牧民富裕作为工作的着力点,把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宣传好党的政策、落实好民生实事,把好事办得有温度、实事办得有深度,从一而终当好老乡们的“勤务员”。

下得去、干得好,一言一行不负信任。“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认为,如果得不到百姓的信任,国家政权就不会稳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得众则得国”,要坚持群众路线,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使我们党永远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乌兰哈页苏木干部作为站在基层一线、群众一线的“尖兵连”,是群众“听其言、观其行”的对象,一言一行都是群众关注的焦点。在具体工作中,真正扑下身子到嘎查村去,到群众中去。迈开一双“泥巴腿”,勤于走动,搜集群众需求与建议,探索乡村致富发展出路;坐得一张“长板凳”,善于沟通,跟群众拉家常、听群众烦心事,把群众的心里话收集上来、落实下去,在一身泥、一身汗、一句乡音、一件小事中,不负老乡们的信任,成为和他们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自家人”。

敢担当、善作为,一往无前勇于创新。“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周易》指出,广泛地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叫做宏大功业,永远保持创新叫做盛美德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基层一线干部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智囊团”,始终一往无前勇于创新,为产业发展挑起担子,为农牧民致富蹚出路子。在具体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撸起袖子、甩开膀子,大胆作为,把农村牧区工作经验、农牧知识、专业特长带到田间地头,助力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乡村建设;充分发掘资源优势,发展经济、打造特色,创新思路,因地制宜发展融合一、二、三产,把品牌打出去、特产卖出去,把资源引进来、腰包鼓起来,当好带领老乡们发展致富的“引路人”。(李国荣 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乌兰哈页苏木党群服务中心)

责任编辑:周思坤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