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嘲讽“小镇做题家”?值得深思

2022-07-31 10:45:47 | 来源: 中廉在线

“小镇做题家”这个词指的是一群来自农村地区的贫寒学子,依靠题海战术与学业高压考进一流高校,但在大学期间乃至毕业后就变得泯然众人,甚至面临“毕业即失业”风险。然而最近随着顶流明星考编事件,以及一些媒体的“神助攻”,“小镇做题家”这个词也被引爆网络。这个词背后所涉及的教育公平、阶层流动、就业难等问题,很值得人们深思。

一开始,“小镇做题家”只是个别网友用来自嘲的称呼。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词就异化成了很多人对寒门弟子的挖苦和嘲讽,说他们只会考试做题,思维僵化,不懂变通,情商低,疯狂加班导致内卷,十分不体面等等。同时,也有不少网友为“小镇做题家”打抱不平,“人家没偷没抢没干违法犯罪伤天害理的事,也没吃你家大米,怎么就要嘲讽人家呢?”“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小镇做题家’,又怎么了?”我认为,“小镇做题家”确实不应被嘲讽。

出生于“小镇”没有什么不光彩,中国有无数个“小镇”;通过“做题”来追求梦想、实现自我也没什么不好,“做题”是学习文化知识、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不管怎样,没有一种追求更好人生的努力可以被轻视。即使来自“小镇”,通过不断努力,人生的舞台依然可以很大。从古到今,寒门出贵子,大多数是靠知识,靠考试改变命运,为自己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今年是高考制度恢复45周年。可以说,高考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最公平的制度之一,必须坚持。在这种以考试主导的人才选拔体制下,中国绝大多数优秀学生都具备“做题家”的特质。不可否认,高考制度固然有其一定的局限,但对普通家庭来说,高考依然是孩子改变命运最公平的途径,是社会实现阶层流动最有效的方式。也正是因为“不看面子看卷子,不拼关系拼分数”,出生“小镇”的人,通过“做题”找到了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才有了实现“鲤鱼跃龙门”的可能。“做题家”就意味着“高分低能”吗?显然不是。几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中国各行各业人才辈出,很多人都是通过“做题”,获得了更高层次的教育,逐步成长为社会的中流砥柱,成为创造“中国奇迹”的中坚力量。谁说“做题”就一定选拔不出来优秀的人才?

每个人的发展都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定,教育是摆脱父辈生活轨道最重要的途径,但并不是所有限定都能被个体所突破,这是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事实。另外一个事实则是,大部分人的生活,都逃不出“庸常”二字。走出小镇,头顶光环,进入大城市,却遭遇生活、文化等方方面面的落差,这是难免的。但不必为此自怨自艾,甚至颓废、悲观。摆正心态,脚踏实地继续努力,朝着目标前行,生活自然不会辜负这份努力。就像“擅长做题的孩子”中的很多人,虽然他们有叹息,但更会反思,并在梳理过往中寻找出路。他们深知,进入大学之后的选择和努力,同样重要。

这两年受疫情影响,就业压力确实不小。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出身不能选择,但是想去的地方可以自己选择,有什么样的奋斗就能成就什么样的人生。关键是,人生路上的努力需要坚持不懈、久久为功。要学会接纳自己,生命不止、奋斗不息,即便“世界以痛吻我”,也要保持“报之以歌”的拼搏精神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这正是:出身并非结局,奋斗才是主题;生活充满彩蛋,你我皆需努力。(乔秀丽 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铁沙盖镇)

责任编辑:周思坤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