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某娱乐明星考编之事,诞生“小镇做题家”一词。“小镇做题家”意指出身于农村或小城镇,埋头苦读,擅长应试,高考进入一流高校,但缺乏一定视野和社会资源的贫寒学子。但近段时间“小镇做题家”的故事屡屡刷屏,看似年轻人不堪重负,其实更多的是以自嘲的方式减压,但从中折射出的是大多数家庭条件一般的人的坚持和努力,对此,我们更多的应该是给予尊敬,而不是讥嘲。
“小镇做题家”,是年轻人努力的代名词;前有卖猪肉的清华毕业生,做的声名鹊起;另有人大毕业生,深居大山深处,相夫教子,我们不知他们所经历的困境与苦难,但肯定也是付出了相当的努力,而今天的“小镇做题家”,是我们能深有感触的,虽然这个词更多的是用来自嘲,但是我们也能从中看出他们的坚持与努力,“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狗晚”是他们做题路上的常态,真题、网课、模拟卷……,这样交替进行,日复一日,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加毅力,换来一份相对不错的工作,他们最终也是守得云开见月明,所以努力是值得鼓励的,而不是嘲讽。
“小镇做题家”,是冲破阶级禁锢的代表;当我们在高考的“千军万马”中,冲出来之后,进入到大学,毕业之后,却没见到我们想象中的美好生活,进入社会接触到更多信息后,普通家庭的学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与其他家境稍好的同学之间的差距,当我们还在思考我们毕业之后的如何去寻找一份如意的工作的时候,其他同学已经在准备托福或雅思的考试了,下一步就等毕业去海外留学。家庭条件的落差使得一部分同学妄自菲薄,自暴自弃;此种环境下就催生了“小镇做题家”,他们毕业之后选择继续埋头苦读,有着明确的目标,要么考研,要么考编,以此来证明自身后天的努力能改变先前的状态,拼命拉高自身所站的台阶。从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壮志和毅力。
“小镇做题家”,是茫然无措时的风向标;当今社会,许多高校毕业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往往搞不清楚自己的定位和人生规划,每天都是浑噩度日,而“小镇做题家”给我们的启示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当代青年应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永不停息,朝着既定的目标去努力奋斗。在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大城市中,只要有“小镇做题家”的坚毅和执著,就不会迷失自己,到最后回头看自己走过的路,一定会感谢曾经那个努力的自己。这也给许多年轻人树立了典范,他们身上闪着的光散发的热,会引导迷失在喧闹的街头的人们前进。(涂丕强 贵州省镇远县江古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