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人才是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的第一资源,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必须全方位引进培养用好人才,以“人才工作”之笔,绘“乡村振兴”华章。
加快引“火种”,加强人才引育。“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在做好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刻,要让人才更好服务于乡村振兴,就要踏踏实实做好人才引进这篇“大文章”。要聚焦时代所需、发展所缺,主动对接“十四五”规划和高质量发展大局,制定并实施好地方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统筹推进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人才队伍建设。要坚持“靶向引才”“错位引才”,加强与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以校企联合等多种方式引进急需紧缺的“候鸟型人才”,切实发挥高校人才“高地”的作用。要打好“乡情牌”“乡愁牌”,通过“引凤筑巢”,积极引导在外的能工巧匠、致富能手、复员退伍军人、优秀毕业生等返乡就业创业。
加快筑“火炉”,发展乡土人才。知用贤、善纳贤,方能人尽其才。要精准对接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进一步盘活用好本土人才,助力乡村振兴。要结合地域文化、特色亮点,注重从民间挖掘人才资源,加强农村致富带头人、科技带头人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一批适应农业农村发展要求和带动示范作用强的“田秀才”“土专家”。要强化对本地人才的培训,通过开展田间教学、送学上门、专业培训、远程教育等方式,提升其服务农村社会发展的能力。同时定期选派乡土人才到发达地区学习先进理念、技术和经验,不断开阔乡土人才视野,促进乡土人才知识结构转型升级。
加快燃“火花”,优化人才服务。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要着力构建积极开放的政策环境、支持创新创业创造的工作环境、营造尊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社会氛围,激励各类人才在乡村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人才政策环境围绕激发人才活力,着力在环境引才、平台聚才、感情留才上下好功夫。要建立政策激励机制,按照人才的实际贡献,选树先进典型,营造爱才重才的良好氛围,增强人才的社会认同感,使其安心创业、积极创业、乐于创业。要建立党委联系服务人才制度,扎实开展主要领导走访人才活动,积极组建人才服务专业队伍,推行“保姆式”“店小二式”服务,打造“拴心留人”的服务环境。(海南省东方市委办公室 易灵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