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乡村资源闲置现象明显,作为农业生产的主阵地,耕田还草,耕地还林等特征显著,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但根源依旧是农村生产力滞后。随着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大量“支援”走进乡村,大量资源也向乡村倾斜,用好“支援”盘活乡村“资源”,才能助推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跑出“加速度”。
用好党建“支援”,激活村级创造力。事业是文明进程的生产力,党的领导是事业发展的创造力。一直以来,党建引领已经深化到各项工作事业之中,近年来,党建引领投入乡村资源明显增多,包括组织阵地,村级合作公司,人才的选拔和培养等资源不胜枚举。用好党建“支援”,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党员+产业+农户”的五有模式,由党支部根据村情找准发展路子,村级背景下的合作社牵头发展思路,肯闯肯创的党员承包或带动群众发展产业,从而实现发展有方向、产业有规模、农户有带动、种销有保障、致富有能人的乡村振兴模式,把老百姓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创造者,围绕村级资源发现人才资源,激活创造力。
用好驻村“支援”,激活村级内生力。“驻村”就是能量,是包括有人才支撑、资金支撑的大能量,是解决农村人才结构、资源闲置以及资金不足等问题的攻坚力量。选好驻村队员,管好驻村队员,充分发挥驻村队员蹲村优势,挖掘乡村资源,结合实际,用实际行动打造特色产业品牌,用“短平快”的产业调动群众创业致富激情。用好单位帮扶资金,鼓励群众发展家庭农场经济,通过对党的惠民政策进行宣传,积极核实可耕种土地和流转产业用地,引导群众谋划自需产业,协助项目申报,联络发展资金,扎实推动群众家庭农场发展,不断实现农民增收,打造乡村“大工厂”。
用好结对“支援”,激活乡村大市场。结对帮扶是东部发达城市结对帮扶西部地区城市的一种发展模式,西部发达城市有发展经验,有发展效益,它对西部地区城市不仅只是资金的扶持,它更是带动乡村发展的大市场。乡村产业发展主要靠农产品,对市场需求极高,没有市场是桎梏乡村发展的重要因素,基层政府有义务有责任做好对接服务工作,聚焦这一结对资源,鼓励发展“订单农业”,打通销售渠道,稳固销售市场,促进家庭农场经济多样化,营造乡村发展良好氛围。(贵州省锦屏县铜鼓镇人民政府 杨宗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