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民政部、中央政法委等9部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的意见》,明确了智慧社区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等。
智慧社区是指通过利用各种智能技术和方式,整合社区现有的各类服务资源,为社区群众提供政务、商务、娱乐等多种便捷服务的模式。作为社区管理的一种新理念,是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新模式。社区连着千家万户,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城市运行的底盘。依托智慧加强社区治理,不仅能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幸福感,还能保障城乡基层的和谐稳定。
多元主体共商议。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打造智慧社区,让社区主体共同参与,实现治理主体力量最大化。搭建“掌上四合院”,激发多元主体力量的典型,将居民、物业、辖区党员以及辖区党员及社区干部纳入其中,居民可及时反馈基层问题,帮助社区干部掌握基层痛点;反映生活问题,方便干部及时提供帮助;实时监督社区工作,倒逼干部认真履职...这一系列的举措都在拉近社区主体之间的距离,实现居民互帮互助,最终实现共享共治的局面。
坚持为民解难题。当前,“互联网+”时代来临,将互联网与治理相融合,激发社区多元主体力量,将有效整合社区资源。新时代下通过“一村(格)一警”智能工作平台帮助民警排查疫情防控;利用技术实现即时通讯工具缴费,帮助老百姓足不出户解决问题,将人工“面对面”模式转变为网络“不见面”模式。从老百姓的困点、难点出发,打造智慧社区,迈过“数字鸿沟”,做好“数字反哺”,帮助老年人拓展使用网络的广度、深度,让老年人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数字技术素养,能够跟得上数字化时代的节奏、不掉队,享受“数字红利”。
因地制宜破难点。智慧社区是打通信息惠民“最后一公里”的关键,能为居民提供更及时、更全面、更贴心的社区服务,实现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改善民生福祉。然而,我国社区情况复杂,需要因地制宜、分类规划建设策略和重点,各类老旧小区启动智慧化建设,新建社区开展智慧化提升。智慧社区涉及家居、楼宇、安防等多个系统,需要协调推进、直击堵点、突破难点,打破“数字孤岛”。(印大方 贵州省镇远县羊场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