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匠心所在,国之重器

2022-07-25 13:40:43 | 来源: 中廉在线

《史记》中有这样的描述:“工非鲁班之目无以见其工巧,战非孙武之谋无以出其计运。”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工匠精神不止一次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今日之中国并不缺乏工匠精神,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中兴通讯到华为科技,我们的工匠精神一直在路上,也应该在路上,在摸索与创新中砥砺前行。

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传播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务实肯干、坚持不懈、精雕细琢的敬业精神。做好电线电缆“守门员”的叶金龙,与马达结缘一辈子的吴玉泉,以精湛技能完美诠释“钳工”意义的赵水林……一批批国家级技能大师,坚守产业报国的初心,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了不平凡的业绩。传播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才会在社会上掀起“工匠故事”之风。

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发扬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在生产实践中凝聚而成的可贵品质,充分展现着劳动之美、精神之美、时代之美。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把崇尚工匠精神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才能让一个个“工匠故事”激励青少年乃至更多人追求卓越。讲好“工匠故事”,才能让人们从大国工匠身上感受到劳动的光荣、精神的魅力。

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传递工匠精神。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用劳动者的双手铸造的,传递工匠精神是历史的要求,同样也是新时代的要求,时代发展需要大国工匠。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全社会都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让崇尚工匠精神的理念深入人心,让每一位劳动者在新时代书写出更多更精彩更动人的“工匠故事”。(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委组织部 刘阳)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