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新华社刊发题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吉林:加快推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全媒头条,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到吉林考察、在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就粮食安全、生态保护、制造业发展等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吉林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乡村振兴和粮食安全是国之根本。要想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粮食安全,粮食生产能力又依赖农业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吉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离不开懂农业、爱农业、扎根农村的干部队伍。作为新时代的基层干部,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高服务“三农”工作本领,深入掌握农业知识,当好推进吉林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
提升农业技能,做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内行人。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无法推动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要想农业现代化,就需要基层干部能在“三农”工作中切实发挥作用,也就需要基层干部要“专业化”,对农业知识不能简单了解,要深入学习、深入领会,达到“专业化”水平。当前“基层干部不会种地、不谈种地”的现象普遍存在,工作过于行政化,深入田间地头工作不够。因此,基层干部要系统性地学习农业知识,积极主动地向农业专家等专业人士以及当地农民学习,像重视业务知识一样重视农业知识,在实践中增长农业理论知识。要提升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准确把握当地特色农业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做好服务管理,成为“专业化”基层干部。
坚持科技引领,做引领农业现代化工作的“先行者”。在这个科技大爆炸的时代,科技在不断进步,农业农村发展也需要创新进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东北振兴战略。因此,基层干部要提高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将新发展理念融合到基层工作中;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发展农业的积极性,主动引导他们用科技手段发展新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要积极借鉴其他地区农村发展的成功经验,合理规划发展当地特色农业,积极探索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农产品销售网络化、电商化等新业态,让科技力量、创业力量有效推动农业发展。
提高实干能力,做助力农业现代化的“服务员”。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而产业先行说到底就是想方设法增加农民生产能力和水平。基层干部作为广大农民的最直接服务者,必须牢记初心使命,将工作重心聚焦到为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促进乡村振兴上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农村工作贵在实干,基层干部要调整工作重点,努力充实农业理论知识,确保“真抓实干”,提高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办事能力和效率,聚焦农业现代化中的痛点难点,找准不足、补齐短板。要善于分析困难,对症下药,精准施策,为民排忧解难,为农民增收“找门路、出点子”,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李京京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