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网格作为基层治理的底座,连着大民生、蕴含大动能,是现代社区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打赢大战大考的有力支撑。抓好网格作战单元、打通基层治理大脑,打造“社区统筹领导,小区就地解决,楼道自治循环”的网格智治模式,为推进党建统领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一、多方共治,推进社会治理常态化。关键是要深化党建引领,将党的细胞元素融入到各个小区网格、楼道网格中。强化党员的思想政治意思,关键时刻不麻痹不动摇,树立一批典型骨干,切实发挥好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多方共治,推动单纯的政府监管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转变。特别是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推进多主体参与、跨区域协同、差异化作战,实现社会治理全流程、全要素管控。统筹协调社会常态化治理与非常态化治理,进一步完善社区日常治理体系,补足社会治理中存在的短板和漏洞,如应急处置能力、资源链接、服务落实等。
二、引进智治,推进社会治理智能化。应充分认识到社会治理智能化是顺应现代科技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也是必然发展趋势。要推进融合共享,大数据、移动互联、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为社会治理提供第一手信息参考。要推进“互联网+社区政务服务”,并打造15分钟智能生活圈,将其网络体系延伸至社区各个角落,切实提高社会治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三、立足微治,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将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的触角延伸到辖区内各住宅小区的楼宇、建筑工地、商铺、企业车间、村居等,打通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纳米”的“神经末梢”。微网格建设要按照“属地性、整体性、实用性”的原则,重在人员的选择,发挥的是以人治理的作用。树立微网格自治理念,推动微网格治理能力、治理水平不断提升,通过实行微管理,以“网格化+微治理”推动社会治理常态化管理创新。同时,要建立督办机制和反馈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为高质量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白峰街道峰阳社区 周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