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时时放心不下”源于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和底线思维,其背后是正确的政绩观作为支撑。年轻干部要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必须做好“学”“实”“细”“严”四字文章,在火热的基层实践中,书写青春无悔的新诗篇。
坚持“学”字为先,筑牢理想信念“增深度”。“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回顾党的百年伟大征途,无数共产党人正是凭借心中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克服了无数困难挫折,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可见,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精神源泉,更是广大党员干部在革命、建设和发展中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理想信念是“基础课”,年轻干部要接好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班,就要常修常炼、常悟常进。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警惕个人理想信念出问题,做到坚贞不渝,经得起大浪淘沙的考验。
坚持“实”字为要,践行正确政绩观“明态度”。“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年轻干部要牢记我们党是为人民谋幸福、给人民办事的,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过去一百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奋斗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更需真干苦干实干,以务实作风、踏实态度,“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一步一个脚印朝前走,更加突出实践实效,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坚持“细”字为基,增强服务效能“加力度”。“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无数年轻干部奔赴基层一线,成为密切党群关系的“神经末梢”,成为党和政府的政策宣传“大喇叭”、民意沟通“传声筒”、乡村振兴“播种机”,涌现出一批“黄文秀式好干部”。广大年轻干部要在一言一行中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用好“基层”这一广阔课堂,深入企业工厂和田间地头,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坚持把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小事当大事办,以“绣花功夫”把服务“三农”、群众来信来访等工作做扎实、做到位,在火热的基层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
坚持“严”字为本,练就执政本领“提硬度”。“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年轻干部要胜任领导工作,需要掌握的本领是很多的。年轻干部要把加强理论学习当做必修课,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解决问题。要在担当和斗争中练就过硬本领,在项目建设、抗疫、乡村全面振兴等工作一线勇挑重担,锻造干事创业“宽肩膀”,成长为能够攻坚克难“战风雨”的干部。要守住守牢拒腐防变防线,系好“第一粒扣子”,踏实做事,廉洁从政,不做“早节”不保的糊涂事。(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凤阳畲族乡 吴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