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调研时就加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重要指示,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更好凝聚起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磅礴力量指明方向。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统一的整体,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形象地说,就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我国发展的重要优势。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不断团结互助、共同奋进的伟大历史。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具有超强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就在于各民族的共同追求和精神依归。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不仅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实现这个心愿和目标,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所迸发出来的磅礴力量。
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着眼新时代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深刻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民族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不断健全和完善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积累了把握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形成了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特别是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论断,以“十二个必须”集中阐述了党的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丰富内涵,引领民族工作在创新发展中迈上新台阶,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新境界。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同心同德,伟大祖国才能勇往直前;凝魂聚气,中华民族才能所向无敌。作为新时代中华儿女,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就我国而言,讲任务,是56个民族共同的任务;讲成绩,是56个民族共同的成绩;讲困难,是56个民族共同的困难;讲前途,是56个民族共同的前途。新中国成立73年来的风雨兼程,我国56个民族休戚与共,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只要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促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不断巩固“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的良好氛围,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风险,各族同胞都会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像吸铁石那样牢牢围绕在党的周围,在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中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全面推向前进,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根基。
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回望我国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之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深化,民族团结的种子根植于我们每个人心中,民族团结之花自会常开长盛。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民族大团结就一定能发挥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磅礴力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56个民族共同的事业和梦想,归根到底要靠56个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全国各族人民都应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不断巩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让各族人民亲如一家,就一定能汇聚起新的磅礴力量,书写新的发展传奇、共创新的美好未来。(云南省威信县委组织部 黄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