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扎根基层,我们无怨无悔,我们在最广阔的草原地带上同基层群众手牵手,心连心,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增长才干,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在新时代的大环境下,我们终将成长为基层一线的“大人物”。
“十年寒窗苦读”的你,用“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意志,成为基层考场的“小达人”。曾经的我们板凳甘坐十年寒,经历了霜晨雨夜的冥思苦想和通宵达旦的艰苦努力,练就了勇往直前的恒心。如今扎根基层又将是一场苦行僧的修行,没有了大城市的繁华喧闹,更多的是静下心来一点一点做着平凡之事,基层的工作复杂多变,这就需要基层干部克服心浮气躁,虚心学习充电,切不可因过去的“辉煌”而自大自满,甚至停滞不前,要多向有经验的群众干部请教,虚心接受他们的指点,在磕磕绊绊中掌握基层工作的要领,做好群众的一切工作。
“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你,用“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成长基层群众的“发言人”。年轻干部初出茅庐,经验尚浅,当有人嘲讽出身“小地方”的你不擅长交际、处事不够“圆滑”时,你应当秉持原则,刚正不阿,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互联网时代发言是自由的,由此可见,每一名干部的“工作状态”,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作为党的基层干部,我们要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为群众办实事中去,绝对不能浮于表面,流于形式,要深入“田间炕头”,多唠唠“家常”,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问需与民、问计于民、问情于民,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本来无一物”的你,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的自信,成长为乡村振兴的“开拓者”。基层是块沃土,可以发展的地方有很多,各个方面的向好趋势也有很多,比如发展种植业、开办农家乐,发展农村电商,开发乡村旅游、创办小微企业等等,都是带领群众致富的途径。作为扎根“小地方”的党员干部,要将自己的初心使命化为对人民群众最朴实的爱,激发自己最大的能力为家乡添砖加瓦,家乡目前所处的振兴发展形势和重大机遇,也为广大基层干部提供了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更是增长才干的成长“摇篮”。在新时代的快速发展中,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前形势下,我们要静下心来,为“小大方”真正做出“大贡献”。(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委组织部 赵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