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地聚焦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深入调查研究,仔细分析研判,充分发挥组织功能,调动起广大干部敢于担当、勇担重任的积极性。
一、健全完善谈话机制,在谈话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领导干部心理状况直接影响着干事创业状态,进而影响着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效果。特别是在面对进退留转、重大任务、重大考验时,领导干部的心态就显得更为重要。首先紧抓干部心态调整这一着力点,切实通过谈心谈话、定期研判、重点化解等方式,全力将干部心态调整到干事创业的最佳状态。一是坚持日常谈话,动态了解干部所思所想。根据实际研究制定领导干部谈心谈话方案,将各单位划分成组,明确相应的责任领导,积极利用党建督查检查、日常考核、专项考核等时机与领导干部开展谈心谈话,切实做到开诚布公、细致入微,真正了解到领导干部所思所想、心理状态。二是坚持定期研判,及时化解干部心中疑虑。结合党政换届、日常干部调整、重大工作任务等工作实际,根据日常谈心谈话所了解的情况,定期分析研判领导干部可能出现的心理波动,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工作措施,与研判出的重点人群开展谈话,切实平定他们心中的波动,聚集起奋进的力量。
二、强化提升考核效用,在急难险重工作中画准干部“像”。干部考核是发现、识别、选用优秀基层干部的重要举措,是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促进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用好干部考核,画准干部“像”,最大限度发挥考核的“指挥棒”“风向标”作用,持续激励干部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善于担当。一是用好日常考核,画好作风“像”。结合干部工作岗位、工作任务、职能职责,突出考核干部工作作风、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承诺兑现等情况,深入考核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情形,勾勒出干部干事态度、为民服务的轮廓。二是用好专项考核,画好政治“像”。在应对突出事件、重大考验、急难问题中,充分考核干部坚守政治规矩、遵守政治纪律,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情况,不断充实干部初心信念、使命担当的灵魂。三是用好年度考核,画好能力“像”。年度综合考核干部一年来展现的德才、取得的实绩,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起到的作用,有效刻画干部解决问题、推进工作的整体水准。为干部选拔任用提供坚实依据。
三、有效推动能上能下,在严管厚爱中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推动干部能上能下是全面从严治党、激活干部队伍活力、推动干事创业的有力举措,对建设一支重实干、有作为、高素质干部队伍具有重要意义。要充分结合干部考核结果及谈心谈话掌握情况,坚持严的标准、活的方式,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工作,确保下得合理、下得服气,进而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一是明确“下”的标准。严格按照《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精神,结合党政换届、常规调整等。二是疏通“下”的渠道。分情形、分批次,做好谈心谈话、解释疏导工作,通过改任非领导职务、转为职级干部、调整工作岗位、辞职免职降职等多种形式,丰富、畅通了下的渠道,使调整后的干部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依旧能够才尽其用。三是严明“上”的情形。“下”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将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岱海保护、环境整治、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中磨炼出来的,德才兼备、实绩突出,敢挑重担、愿意奉献的优秀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扶上马、送一程,更好的服务基层人民群众。真正让肯干的受激励、慢干的受鞭策、不干的受惩戒,充分激发干部队伍比学赶超新活力。(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组织部 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