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全国人民纷纷聚焦绿水青山,回忆家乡故土。乡村振兴战略高屋建瓴,影响深远,不仅与广大的农民群众息息相关,而且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国情在乡村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在向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前进的过程中,最困难艰巨的任务在于乡村,但与此同时,我国社会最广泛深厚的基础也在于农村,最强而有力的后劲更在于农村。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深刻领会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紧密联系,时不时问一问自己关于“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问题。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牢记初心使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紧紧依靠5亿多的农民群众,让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得以实现,过上“记得住乡愁”的好日子。
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既要在思想上牢记“我在乡间有亩田”,也要在行动上辛勤耕耘,才能有所收获。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将乡村振兴战略和粮食安全思想结合起来,响应号召,切实行动。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不少乡村振兴的方法模式在各地涌现出来。广大党员干部要联系相关负责人员,亲自深入田间地头,积极认筹认种耕地,抓住田地耕作时机,推动耕地复耕复种,怀着感情,扛着责任,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路上,我国的农业产业不断壮大,生产得到发展,农民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全面打赢了这场脱贫攻坚战。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实现乡村振兴目标任务,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将“乡愁”铭记于心,拿出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势头,“一锤接着一锤敲”,把力气使在农业上,把劲头用在农村上,把心思花在农民上,不说空话大话,只管埋头苦干,让一条条决策变成实践,让一项项任务变成行动,以实干助力乡村振兴。(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灵源街道办事处 杨燕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