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的一些部门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群众来到部门办事,接待工作人员态度冷淡,办事存在拖拉,很多可以一次性交代清楚的事情,却反反复复因为一些小问题让群众反复的跑,材料错在哪,哪里不合格不明确告知群众,明明是自己岗位的职责所在,办事却偏偏要“弯弯绕绕”,让群众苦不堪言。如果长此以往,势必会破坏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热情接待、耐心解答是作为一名政府基层干部最基本的工作素养,培养基层干部责任心,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转变工作思想,改进工作作风。基层政府是与群众直接打交道最多的地方,是沟通了解群众的桥梁,基层干部要转变工作思想,把“为民服务”牢记心中,做好服务群众的“孺子牛”。时刻反省自身不足,改进自身工作作风,不管什么时候,只要群众有需要,哪怕刚要下班、刚要吃饭也先将群众的事情办理了,让群众感受到基层干部“为民服务”的态度和决心。同时可以设立投诉热线和评分渠道,工作如何由群众说了算,将群众给部门的打分纳入年终考核体系。
加强工作监督,开展业务培训。对于基层部门办事拖沓冷漠问题,基层政府与上级部门应加强监督监管措施,基层政府要对群众投诉建议认真听取并改进措施,对群众评分低的部门进行服务、业务考核,对不负责任的工作人员给予相应的处理,对工作业务能力不足的人员进行业务能力培训,例如组织不会用电脑的老干部们进行电脑操作培训,提高办事能力。上级部门要对基层各业务部门服务群众的工作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抽查,层层监管,将监督彻底落实到位。
在群众的心中,他们渴望的是一个朴实的政府,一个办实事的政府。作为基层干部,少一些“官腔”,多一些真诚,用心融入基层,做一个“热情耐心”的基层干部,自然会获得群众的一致好评。(贵州省镇远县金堡镇 姚元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