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建强干部队伍,为乡村振兴锻造骨干力量

2022-02-16 14:10:06 | 来源: 中廉在线

围绕干部这个关键,坚持从建强乡镇干部、村干部、驻村干部发力,全面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凝聚新动能。

建强乡镇干部队伍。一是选优配强工作力量。牢固树立乡镇干部工作在村、阵地在村的思想。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和乡镇换届,按照年富力强、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热爱农村工作的要求,选拔任用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二是建立完善包联制度。健全班子成员包联村(村民小组)、联系村民、包联项目等制度,全面指导村内工作,做到领导下沉、服务下延、重心下移。探索推行片长、片员责任制,乡镇领导到村当片长,乡镇干部到村当片员,与村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同为乡村振兴的直接责任人。三是干部下沉驻村入户。按照统筹分配、资源整合、特长专业优先的原则,科学制定干部下沉到村的制度机制,明确干部下沉的方式方法、职责分工、纪律要求、工作内容等,让基层工作改变干部工作作风。

建强村干部队伍。一是实施“头雁”工程,鼓励优秀人才到村任职。继续鼓励区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在职、退休人员,驻村干部,乡村教师和乡村医生回村担任村干部。注重从企业骨干、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三支一扶”、农村网格员、后备干部中培养村级党组织带头人,及时调整撤换不胜任工作岗位的村党组织书记。持续壮大党员和后备干部队伍,进一步建强乡村振兴骨干力量。二是实施“雁归”工程,鼓励能人大户回村任职。建立完善村级能人大户人才库,开辟各行各业人才回归“绿色通道”,注重把本村致富能手、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外出务工人员中头脑灵活、信息灵通、见多识广的村民培养发展成村干部。打破“村人治村”传统,鼓励引导能人大户等非本村优秀能人跨村任职,带领群众共同发展致富。三是实施“雏鹰”工程,强化后备干部建设。建立村干部后备库,特别是要注重按照35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要求,从本村致富能手、返乡创业人员、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等人员中储备村后备干部力量。实行“优进绌退”动态储备管理,建立“一人一档、一村一册、区乡(镇)村建库”的管理机制,完整记录后备干部成长经历。

建强驻村干部队伍。一是因村施策选派“第一书记”。在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中,对照各村短板缺项,精准选派驻村“第一书记”。采取“第一书记”志愿报名、单位推荐和双向选择的方式,向基层党组织弱化村选派党务干部,向矛盾纠纷突出村选派信访干部,向治安混乱村选派政法干部,向产业发展滞后村选派农牧干部,做到因地制宜,人岗相适。二是精干高效选派工作队队员。细化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队员选派数量和标准,驻村工作队队员一般要与“第一书记”同一单位派出,以3人左右为宜,原则上“第一书记”兼任工作队长。可将现有能听指挥、打硬仗的队员继续留村服务,落实“四个一批”,即把“优”的留下来,稳定一批;把“缺”的补起来,加强一批;把“弱”的召回来,调整一批;把“新”的选进来,充实一批,构建“能进能出”的驻村工作队伍体系,激发驻村队伍活力。三是积极稳妥开辟上升通道。科学建立驻村干部考核激励机制,将考核结果作为驻村干部综合评价、评优评先、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储备一批懂经济、懂“三农”、懂管理、会治理、善做党建工作的驻村“第一书记”作为领导干部后备人选。按照乡镇党政换届“五类人员”的相关规定,可将成绩突出、群众认可的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任用到乡镇领导岗位,解决驻村干部晋升“天花板”的问题。(中共集宁区委组织部 侯静)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