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山区秸秆“变废为宝”促产业振兴

2022-02-11 16:02:58 | 来源: 中廉在线

冬末春初,正是劳苦农民备耕时节,当前山区农村土地不平整、不集中,不具备“机械化”生产条件,加之农村青年外出务工人流加大,本地农业生产劳动力呈现匮乏,基层“秸秆问题”成为春耕备耕的焦点问题,引发人民群众与党员干部反思,也集中反映目前边远山区与沿海城市的差距。作为党员干部应当以山区“秸秆问题”为导向,走好乡村产业振兴。

以“教”为“防”,跟进思想变废为宝,为民堆“金子”。在山区发生焚烧秸秆有一定的历史原因,没有改变思想理念,还保有“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传统。应当加大山区禁烧秸秆宣传教育力度,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焚烧秸秆污染环境、产生森林防火隐患、流失资源,归类采集秸秆,可加工成秸秆燃料、秸秆饲料、秸秆肥料、秸秆基料、秸秆制炭、秸秆制浆、秸秆设备、秸秆建材、秸秆工艺品等,彻底讲清秸秆利用价值,发扬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彻底改变思想观念,自觉禁烧秸秆,多层次挖掘山区秸秆经济价值,让山区农民在生产生活上融入现代化,享受更多现代科技“红利”。

以“训”为“改”,跟进理念变废为宝,为民树“杆子”。深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理念,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贯穿到山区农民生产生活中、贯穿到党员干部政绩观中,在各类培训班中融入农业生产环保课题,在县(市)、乡(镇)、村(社区)举办的培训班中,强化针对性、扩宽知识面、细化具体内容,把山区秸秆处理作为案例,讲解好怎么化解人民个人利益与广大人民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以秸秆为“药引”,让落实乡村振兴干部领导和乡村振兴主体劳动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发扬“节俭”传统美德,筑牢环保循环利用思想观念,树起山区秸秆变废为宝的新时代“标杆”。

以“导”为“进”,跟进作风变废为宝,为民强“场子”。以史为鉴,深刻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内涵,认真跟进工作作风,县(市)、乡(镇)主体单位在秸秆综合利用上做好政策激励文章,如针对种植业大的县(市),从“三农”布局出发引入秸秆处理“龙头”企业,让山区人民依靠勤劳双手挣到钱,秸秆实现深加工,产生更多经济效益;针对种植小的乡(镇)、村(社区),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主体,建立购置加载秸秆切碎装置收割机等奖补长效工作机制。确实靠前服务“三农”,务实作为围绕秸秆形成一批产业链,改变产业结构,激活内循环,让山区人民融入进入产业振兴“快车道”。(云南省砚山县委组织部 罗开业)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