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用走泥泞路、还能骑着电动三轮车上坡干活,村子里有业可就,有钱可挣,不论年龄大小、不分男女,只要具备劳动力均可到产业基地做事,这是当前乡村现状。为了提高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贵州省剑河县大力实施乡村产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家庭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有效巩固脱贫成果,持续推进乡村振兴。
村里有了产业,稳了民心,村集体经济也有了收入,这是有效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成果,但农村经济要保持持续发展态势,还需从长远去继续绘制发展蓝图。
助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需科学定位。农村有着天然的气候环境、生态环境条件,但是经济发展基础非常薄弱,抵抗风险能力差,一旦产业发展失败很难挽救,也降低了村民谋发展的信心。因此,必须根据地理条件及市场需求进行科学规划,不得一味复制其它地区的成功经验,需因地制宜,做细产业落地风险评估,避免产业实施后的不适问题。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不得以及破坏生态环境而获取利益,在定位上始终坚持发展循环生态效益经济为目的。
助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需培养人才。人才是发展经济的关键,宽裕的人才资源能够拓宽经济发展思路,有效解决产业项目实施中的技术问题和管理问题,避免因缺乏技术或管理不足而导致产业项目失败。在培养农村经济人才时应选择好培养对象,不搞盲目、笼统式培养,重点把本土人才和热爱农业的大学毕业生作为培养对象,让培养有针对性,形成一批“土专家、田秀才”,为持续推动农村经济建设贡献终身。
助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需融合市场。一方面,农村产业项目需引进龙头企业资源优势,主动向龙头企业学习借鉴,弥补农村产业发展自身的不足。另一方面,农业产品要以市场为导向,打造特色农产品市场,保持独有的市场优势,规避农产品滞销的风险,形成竞争优势,只有深度融入市场农村产业发展才会越走越远,越做越强。(黄佐香 贵州省剑河县南寨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