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涵养“为民之道”践初心

2022-01-26 17:25:29 | 来源: 中廉在线

《孟子·梁惠王下》有云:“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笔者认为,此乐民、忧民乃为民之道也。为民之道之于党员干部,是为人民公仆的道德操守,为绳墨校的言行准线。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当深谙为民之道,善用乐民的姿态亲近群众,善用忧民的魅力感染群众,进而以为民之担当打动群众。

乐蓄为民之“势”为民造福。深谙为民之道的党员干部,应善于知进知退,始终保持静观时变、蓄势而发的低姿态。现实生活中,少数党员干部务虚名、图虚功,尽搞一些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群众对此深恶痛绝。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想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与支持,首先应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正确的政绩观,既要看显绩、看冲劲,也要看潜绩、看后劲,特别是要聚精会神地干那些虽不出名、不好干,但基层需、群众盼的工作,干那些虽费力气、推动难,但夯基础、接地气的工作,干那些虽周期长、见效慢,但利长远、惠民生的工作,源源不断在善谋为民之势、乐乘为民之势、勇造为民之势、甘蓄为民之势中收获取之不竭、用之不竭的前进动力。

善成为民之“事”为民造福。党员干部实为人民公仆,理应把为民干事作为本分、把为民成事作为责任。现实生活中,少数党员干部,说话带“官腔”,走路迈“官步”,习惯于靠权威说话、用权力拍板,热衷于挖空心思往上爬、千方百计谋官位。实则,“做事”与“做官”并不冲突,但党员干部不应立志“做大官”。心不正则行不端,而行不端则是为官者之大忌。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为官从政当以人民为先、以事业为重,正确看待进退留转,精心谋事、潜心干事、专心做事、决心成事,优先解决群众热盼的急难愁盼事,殚精竭虑地把为民实事做好、好事做实,让人民群众的首肯成其“官运亨通”的前提。

深明为民之“是”为民造福。在面对大是大非问题时,旗帜鲜明地坚持“是”、反对“非”,是党员干部为官从政的基本要求。现实生活中,少数党员干部受线上线下不良思潮冲击之下,党性观念淡化、群众观点淡薄,在大是大非面前摇摆不定,在各色诱惑面前举步维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乃至政绩观逐渐扭曲。“先自治而后治人之谓大器。”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理应把“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 清正廉洁”作为毕生追求,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权所动、不为欲所惑,在是非模糊时明辨真伪,在是非抉择时立场坚定,始终在新的新征程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明晰方向、把舵护航。(云南省威信县委组织部 黄开团)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