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展现文化自信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022-01-24 20:08:47 | 来源: 中廉在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那么,何谓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甲骨文到秦始皇车同轨、书同文;从汉武帝内强皇权、外服四夷到大唐盛世;从长征精神到奥运精神,这些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宝贵财富,脱胎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同时又在新形势下不断进行着再生再造、凝聚升华,为中华民族在新时代下建设文化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文化自信不是盲目的、自大的,而应该是开放的、创新的,在保持文化稳定发展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站起来、走出去,包容吸纳各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坚持开拓创新、融会贯通。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兴旺,文化必然兴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华文化正迎来一个繁荣发展的黄金期。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只有传承、发扬、创新中华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真正把文化融进我们的精神命脉,才能在新的新时代下更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是时代冲锋的号角。当前我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挑战更是机遇。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着眼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深刻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文艺和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作用。

文化为增强人民力量、振奋民族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中国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有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实现伟大中华民族复兴梦。(陈海情 贵州省从江县东朗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