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人才是强国的根本,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至关重要,“引育聚用”多措并举激活人才队伍“一池春水”,以“人才指数”提高“创新指数””创造“幸福指数”推动“发展指数。
“不拘一格”引人才,为引进人才“铺路子”。
“人才,强国之根本、兴邦之大计。”一方面,要突出需求导向引高层次人才。围绕产业链、项目链、资金链、信息链布局好人才链,靶向引进“高精尖缺”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拓展“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用真招实措吸引各类人才安心“落户”。另一方面,要实施“本土人才”计划,千方百计动员百名乡贤和成功人士返乡创业,用好“靶向挖才,乡情挖才、政策挖才”,激活“归雁动能”,吸引广大乡贤能人带人才回乡、带项目回归、带技术回引、带资金回流,变人才“流出地”为人才“回流地”。
“精准滴灌”育人才,给历练人才“压担子”。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要多把人才放在关键岗位、重大任务中去锻炼、去成长,要有针对性地对他们“压担子”,激发他们的工作动力,锤炼其本领,提升其素质,真正让有为者有位,而不能放在“温室”里刻意培养,平时多压担子,关键时刻才能挑担子。同时,要加大人才的轮训力度,推进专家工作站建设,开展“师带徒”“传帮带”,在实践中增强“八项本领”,提高“七种能力”,形成出成果与出人才、出成果与带队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多管齐下”聚人才,为集聚人才“搭台子”。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要坚持把筑优平台载体作为“筑巢引才”重要支撑,要建设专业领域的实践基地,围绕大型产业集聚区、战略性产业集群,加速建设一批工程创新中心、产业孵化园和双创基地,建成一批学科培养基地和干事创业大舞台,充分整合区内优质资源,倾力打造集聚人才的“强磁场”,人才干事创业“大舞台”,让人才来了就有用武之地。同时,大力推行“支部+基地+乡土人才”“党员+示范园”等模式,发挥“土专家”“田秀才”技术优势,让“土专家”“田秀才”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和“领头雁”。
“创新机制”用人才,为人才发展“架梯子”
“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我们党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根本性问题来抓。要完善人岗匹配的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评价考核体系,全面辩证地分析人才在实践中的表现,进行精准合理的岗位匹配。此外,构建灵活公平的选拔任用机制。突出实绩论英雄、贡献辨人才的鲜明导向,破除论资排辈、“四唯”论调,建立容错机制等,赋予人才更大的决定权、支配权、调度权,让本领过硬、担当奉献的优秀人才“吃苦不吃亏、有为更有位”。(福建省漳平市灵地乡 陈爱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