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笔者认为,在乡村振兴工作中,要实施好乡村振兴策略,科技创新是“提笔”的动力,产业兴旺是“落笔”的基础,人才队伍是“收笔”的关键。
提笔在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第一动力。推进乡村振兴,创新来提供新动能。既要通过科技创新,加快农业发展,促进科技与农业融合,以无人机等技术装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以高科技农业机械提供更多优质农产品,以实现科技兴农;也需要加强经营创新,高效推进数字农业应用,推进数字乡村全覆盖平台建设,利用大数据、物联网、5G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数字支撑;还需要健全创新体制机制,鼓励像科技特派员这样的制度更好地实施,让科技成果能够走进乡村,更好地赋能乡村振兴。
落笔在于产业。产业是蓝图转化为美景的纽带,是科技付之于实践的阶梯。只有产业振兴,才能增强乡村吸引力,带动科技向乡村汇聚,才能让农民看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希望。发展乡村产业,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乡村资源、地理优势、文化特色等优势为依托,鼓励乡村产业带动、资源开发、服务创收等发展途径,多措并举;要强化农村“三资”管理与利用,盘活闲置资源,鼓励土地流转,资源保值增值。要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差异化的发展思路,实现差异化的产业发展,防止盲目跟风。通过差异化的产业布局、生产方式和展销模式,催生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带动乡村振兴。
收笔,人才队伍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乡村发展的硬实力、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当前人才短缺、老龄化已成为乡村振兴的普遍难题。因此,要把人才振兴放在乡村振兴的首要位置。要注重发展培育农村年轻党员、培养年轻党员的政治意识,带领年轻党员投入乡村振兴的建设中;要发展后备干部大学生村官等“后备型”人才,注重培养机关业务骨干,切实提高现有层人オ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要激发当地人才活力,鼓励高学历人才回乡就业、外出能人返乡就业、选调生扎根基层,培育一批充满激情的农村创新创业优秀带头人。(中共四平市铁东区委组织部 高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