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涵养历史思维

2021-11-02 10:20:47 | 来源: 中廉在线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史永远是今人最好的老师,我们可以从历史中了解过往,可以从历史中映照现实,也可以让历史烛照未来。无数宝贵经验从历史中得来,无数深刻的教训,从历史里探究。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倾轧出的每一个痕迹,都是先人留下的智慧,或是最丰硕的成果,或是最艰难的血泪,都对现在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涵养历史思维对现在的人十分重要,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桥梁。

涵养历史思维,应做到学史明理。“人无礼不成,国无礼不立”礼仪对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我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礼仪之邦,睦邻友好、尊老爱幼这些传统的礼仪美德一直流传至今。他们需要今人继承发扬,就需要今人不断学史。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礼仪的论述。最早从《诗经》就开始记载,五经中就有一本《礼记》是专门讲礼仪的。可见历史中蕴含着如此如此多的关于礼仪的宝藏,需要我们不断的发掘、继承。在新时期,我们学史以明理,也要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像如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党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都是将传统的中华美德基于新的阐释,让其能够更好的指导当今社会的发展。涵养历史思维,首先要做到学史以明礼,构筑一个礼仪社会。

涵养历史思维,应做到学史崇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是说,要走正确的道路,在于能够树立光明正大的德行。立国之本在德,不管国家还是个人,立德总是修身之本,而想要做到立德,就要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古往今来,德行高尚,品性高洁的人数不胜数,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常思为国戍轮台的陆游、吾日三省吾身的曾子。他们在历史中熠熠生辉,给今人以力量,他们始终秉持着自己的优良品行,以垂范后人。而当今社会,就需要学习这些德行,淡然处事,忠诚爱国,严于律己,慎始慎终。每一项都是当今人们,尤其是青年干部需要去学习去践行的。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常修为政之德,为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奉献终生。涵养历史思维,其次要做到学史以崇德,以德行推动社会发展。

涵养历史思维,应做到学史力行。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美好生活是实干是奋斗出来的,而不是空喊出来的。赵括因纸上谈兵,而亡赵国之事犹在警醒世人。作为新时期的干部,更应从无数的历史教训中汲取经验,一定要做到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用奋斗创造美好生活,实现美好蓝图。俗话说:“道虽远,不行不至。事虽难,不为不成。”中华民族数百年的征程,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不断奋进的精神。这其中有付出,有收获,有牺牲也有成就,只有实干力行,方可成就辉煌。因而,涵养历史思维,最终要做到学史力行,以实干创造美好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清醒剂。”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我们要涵养历史思维,做到学史明礼,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创造美好生活,为后人留下宝贵经验。(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委组织部 张珂)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