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一位台湾同胞的府谷情结

2021-11-01 08:43:56 | 来源: 中廉在线

牛年的春天比往年来的要早,和煦的春风吹醒了大地。万物复苏,百鸟争春。

此刻的我,想起了三年前的初春,与一位台湾同胞有一个君子约定……

他叫张尔廉,台湾人,现住台北市,年逾古稀。他的身世与府谷哈镇有着一段割舍不断的血脉情缘,这一切皆缘于抗战时期马占山将军驻扎哈镇的那段历史。张尔廉的父亲叫张振起,号醒吾。抗战期间随马占山将军驻扎哈镇,任东北挺进军骑兵六师上校团长,辽宁营口人。1944年3月,一次在内蒙古与日寇的交战中殉国,时年三十六岁。后被马占山将军厚葬于哈镇。1944年10月,张尔廉出生于哈镇,其时他母亲在马占山为当地所建的小学工作。抗战胜利后,马占山将军及东北挺进军撤离了哈镇。1946年3月,因战乱无法返乡,还不足两岁的张尔廉和其母亲离开哈镇,在亲戚的帮助下历尽艰险,辗转延安、西安,最后到了南京,1949年被迫到了台湾。学生时代的张尔廉异常艰辛,参加工作后曾任过制鞋厂厂长,担任过茶叶公司经理、外贸公司经理等职,历经磨炼。后改行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直至2010年退休。

时间回溯到2015年10月。某日,府谷县委统战部接到榆林市台办转来省台办的电话通知,一位名叫张尔廉的台胞通过两岸海基会海协会致函陕西省台办寻求帮助,让协助查询抗战时期马占山东北挺进军驻扎府谷哈镇时的一位叫张振起的军人。这位军人就是张尔廉的父亲,当年在一次对日作战中为国捐躯,葬于哈镇。让当地政府帮助查询相关信息及墓冢地址。

因笔者分管对台工作,部主要领导要求我迅速与哈镇党委政府领导联系,认真查询此事,务必为台胞服务好。哈镇主要领导接到通知高度重视,由镇长吴二前负责调查此事。由于事情已过去了七十多年,时过境迁,当年的情况知者甚少。且哈镇因修过境铁路时占地之故,将位于沙坪梁的当年东北挺进军抗日阵亡将士公墓迁出。由于坟冢无名士兵居多,加之年久失护,多数已不复存在,有级别有姓名者已迁往别处,故查找起来较为困难。哈镇政府又与县民政局取得了联系,将市县台办的通知精神告知了县民政局。在民政局的协助下,哈镇政府在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下新建的将士墓园里(原抗日阵亡将士的坟茔大多迁于此),找到了一个名曰张醒吾的坟茔及墓碑,碑文里的年龄和职务与要找的人一致。大家喜出望外,继续进行查证。吴二前镇长亲自出马,寻找打听相关信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他们终于在原将士墓地沙坪梁一个水沟里发现了一块完整的原始墓碑,碑文上刻有张醒吾大名,名字后面注释着又名张振起,原来张醒吾与张振起是同一个人。大功告成,吴镇长异常激动,即刻让人将此珍贵文物安放至当年马占山将军所修祭祀抗日阵亡将士的忠烈祠里。至此,时隔七十多年的殁者终于被找到,此时已值2015年岁尾。

2016年2月,府谷县委统战部(台办)致函榆林市台办,说明台北张尔廉先生所要找其先父的墓冢已在哈镇找到,且以县委统战部的名义邀请并欢迎张尔廉先生适时来府谷。并告知了我方的联系方式,让市台办通过一定渠道转告张先生。两个多月后,张尔廉先生与笔者取得了电话联系,说他已收到了相关信息,并且对当地政府的帮助甚是感激,打算在七月初回大陆祭拜先父。

是年7月10日,张尔廉先生由台北搭航班到达西安,又抵榆林机场。县委统战部当日派专车去榆林接张先生于府谷,当晚设宴为其接风洗尘。其时笔者正值在外学习,未能参与,甚感遗憾。翌日,张先生急于赴哈镇祭拜先父,然因天公不作美,雨天路滑,未能成行。7月12日,统战部派人陪张尔廉先生赴哈镇。是日,张先生拜谒了马占山东北挺进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祭拜了先父张醒吾,还凭吊了其他抗日活动旧址。张先生后来告诉笔者,他从幼童时代离开哈镇,在垂暮之年能重回自己的出生地,亦即先父的战斗地和归宿地,了却了自己几十年的心愿。唯一的缺憾是,因时间仓促,未能详尽了解当年他的父亲及抗日将士们在哈镇八年抗战的悲壮故事。

时序到了2018年清明节前夕,张尔廉先生收到了来自大陆有关方面的信息,邀请他赴大陆参加清明节轩辕黄帝祭祀盛典。同时,张先生也接到了府谷县委统战部的信息,欢迎他回府谷哈镇参加清明节祭祀抗日阵亡将士活动。来自大陆的热情邀请,让年过古稀的张尔廉先生激动不已。生平第一次受邀参加国家级别的祭祖庆典,更让他心潮澎湃。张先生立即打点行囊,准备届时前往。

是年4月3日,张尔廉先生携同夫人一起搭乘航班从台北飞抵古城西安。下榻在官方安排的接待酒店,张尔廉夫妇兴奋不已。离清明节还有一天多的时间,但他们觉得等待十分漫长。4月5日清明节,张尔廉夫妇乘坐接待专车随台胞祭祖团一起赴陕西黄陵参加轩辕黄帝祭祀大典。隆重的祭祀仪式和宏大的场面让张尔廉夫妇倍感欣慰,作为炎黄子孙甚是自豪。两位老人觉得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值得所有华夏儿女永远继承并且发扬光大。祭祀大典结束后,张尔廉夫妇乘坐府谷县委统战部的专车前往府谷。

当晚,县委统战部安排张尔廉夫妇下榻在黄河岸边的山水阳光大酒店。笔者负责接待,还特邀了对马占山将军驻哈抗战历史有一定研究的哈镇籍人士郭杏春先生也来作陪。此次来府谷张尔廉先生已不觉拘谨,俨然一副家乡人模样。他动情地说,“我特别高兴,又一次和爱人踏上了故乡的土地!”晚宴,专门为两位台胞安排了府谷的风味小吃,二老对府谷的名吃赞不绝口。张尔廉先生很健谈。席间,谈了他两年前第一次回“故乡”的收获与感受。让其印象最深的是当地政府对他们的一片热情和“家乡”的温暖。那次来大陆还专程游览了西安、延安、大连、上海等内陆和沿海城市,惊叹大陆便捷发达的交通和城市繁花似锦的建设成就。两位老人也十分伤感地谈到了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现在两岸分离,这是两岸中华儿女共同的伤痛。早日结束分离状态是他们这代人和两岸中国人共同的愿望,更是对长眠在地下的抗日将士的永久慰藉。两位老人相信,这种分离状态不会太久了。

席上,郭杏春先生还向张尔廉夫妇介绍了现在哈镇正在建设规模宏大的抗战博物馆,两位老人对政府的作为表示赞同和感谢。张尔廉先生表示,待抗战博物馆建成之时一定专程回故乡道贺。笔者与张尔廉夫妇共同举杯来了一个君子约定——三年后的春天再次于哈镇相见!

翌日,笔者陪同张尔廉夫妇到哈镇,郭杏春先生也来作陪。初春的陕北气候反常,气温骤降。张尔廉夫妇不畏严寒,怀着迫切的心情前往目的地。来到哈镇西湾,高耸的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矗在苍松翠柏掩映的将士墓园里,在寒风中显得愈加冷峻。张尔廉夫妇表情凝重,在塔前敬献了鲜花,又伫立于塔下鞠躬祭拜。两位老人来到先父张醒吾墓碑前,献上了鲜花和祭品,眼里含着泪花跪在墓碑前,久久膜拜,念念有词,意在表达千里迢迢来此祭拜先辈的那份诚意。墓园里的松柏在寒风的吹动中发出令人伤悲的吼声,仿佛在演奏着一曲悲壮的哀乐,黑色的墓碑在墓园中显得格外肃目。

纪念塔下和墓园里每个墓碑前还残留着清明节当地祭拜者敬献的鲜花和祭品。看着眼前的情景,张尔廉夫妇感动地说,未能赶上当地政府的清明节祭祀活动甚是遗憾,府谷县政府和当地老百姓没有忘记先辈们的功劳,抗日将士们的鲜血没有白流。张尔廉夫妇又到马占山将军为祭祀抗日阵亡将士而修建的忠烈祠祭拜,并献上了鲜花。

张尔廉先生表示,多年来,寻找父亲的安息处一直是他的一个心结。现在这个结终于在大陆众多部门和府谷县委统战部以及当地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下解开。父亲和所有阵亡将士在九泉之下得以安息。看到受政府精心修缮和保护的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和将士墓园,张尔廉夫妇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在郭杏春先生的引导下,张尔廉夫妇还凭吊了马占山将军抗战时期驻扎过的哈镇赵家大院、吉家大院、东北挺进军医院旧址以及座落在现哈镇学校院内的马占山所建的“秀芳图书馆”(因马占山字秀芳而得名),马占山当年兴建的小学就在该院内,这也是张尔廉母亲当年工作过的地方,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尔廉的夫人动情地说,在海峡两岸加大交流的年代,未能带上婆婆再回哈镇亲眼看看她曾经工作过的地方,留下了遗憾。因政府的重视,所有的抗战遗存都得到了修缮与保护,有的已恢复了原样,还原了历史。两位老人感到十分欣慰。郭杏春先生还为张尔廉夫妇讲述了马占山将军在哈镇的那段历史以及东北挺进军的抗战轶事,两位老人感觉收获满满,对郭杏春先生充满了感激。一个上午的时间匆匆而过,两位老夫妇意犹未尽。

中午,哈镇政府设宴招待张尔廉夫妇。地方风味的小吃勾起了张老先生的回忆,他说这些名吃在他小时候已从母亲口里听说了,现在还记得非常真切。听着浓浓的哈镇乡音,张老先生对大家说,他出生在哈镇,他的先父归宿在哈镇,他就是一个哈镇人,哈镇就是他的故乡。席间,张老先生十分动容地讲述了从母亲口中得知的当年在哈镇的一些故事,十分感谢家乡人对他夫妻二人的一片热情。二老表示,一定要把当地政府和百姓对先烈的追念和对台胞的关爱之情带回台湾,转达给周围所有爱好和平拥护国家统一的人们。

下午的阳光温暖柔和,风停了。返程的小轿车满载着两岸同胞的情谊与寄托奔驰在弯曲而平坦的柏油路上。

相约的春天已经来临,张尔廉先生一定还记得我们那个约定,我期待着与张先生在哈镇重逢!

我们共同期盼两岸统一的那一天早日来临!(闫荣福 陕西府谷县作家协会会员)

责任编辑:王忠厚
手机版
毕业论文网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