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部,是党和人民事业的接班人,是建功立业的主力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关乎党的命运、国家命运、民族命运、 人民福社,是百年大计。青年干部在政治上要求对党忠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听党话、跟党走。在素质上要求有足够本领来接班,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经得住磨难。在作风上要求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
一、常“修枝”,巩固思想引领这一根本
青年干部优势明显,他们年富力强,精力充沛;有热情、有朝气、有闯劲;他们受过高等教育,文化素养较高,学习能力较强;他们视野广阔,接触新事物多,眼界开阔,适应能力强;他们思维活跃,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精神强。同时,青年干部的不足也很鲜明,有的青年千部理想信念不纯,党性修炼不够,群众观念不强;有的理论学习不扎实,知识面不广,专业性不强;他们多数经验不足,“三门干部” 多,缺乏实践磨炼,群众工作能力低,行政水平不高;他们有的年轻气盛,作风虚浮,做事不深入,不敢担当,缺少吃苦耐劳精神;还有的青年干部做事方法不科学,做事随意,不懂变通,伤害他人。因此,培养青年干部要注重修枝剪叶、精准滴灌。要把坚定理想信念、夯实理论基础作为重中之重,定期开展政治体检,不断增强年轻干部政治定力。
二、多“施肥”,把握能力塑造这一关键
对于青年干部队伍的培养,要注意学习提升,学习党的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党的革命历史和优良传统、学各方面知识。要注重在实践中锻炼,要压重担,在吃劲岗位、重要岗位磨炼,在难事急事经历中摔打。要进行制度完善,构建科学的容错纠错机制, 允许试错,为敢于担当的年轻干部撑腰鼓劲。要关心关爱,关心工作生活,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注意跟踪干部成长。
三、勤“培土”,服务实战应用这一目标
注重基层墩苗磨炼,有针对性地把青年干部放到基层一线“大熔炉”,干部在基层锻炼,符合优秀干部的成长规律。在基层岗位和艰苦环境历练,才有长远发展。干部在基层能更深刻理解中国农村,了解国情,通过实地走访、扎根基层,了解农村基层发展现状,明确发展短板,找到发展优势,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做新时代“新农人”。从情感上说,可以融入群众、拉近情感,增进干群关系,真正理解“脚下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的含义。(杨卫璇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报京乡人民政府)